2019/08/01 做好聽聞軌理 承接殊勝教授
1. 無違或相違,差在有無正確教授: 性相二宗之間,怎麼樣互相配合,小乘上去怎麼樣地層層上去,這裡邊都有它必然相互的關係。你能夠了解了,這時候它是相輔相成必不可少的;你不了解的話,往往會產生種種流弊。這個差別在哪裡呢?就是沒有得到正確的教授,你得到了這個東西以後,才能認識佛所說的圓滿的道理。
1. 無違或相違,差在有無正確教授: 性相二宗之間,怎麼樣互相配合,小乘上去怎麼樣地層層上去,這裡邊都有它必然相互的關係。你能夠了解了,這時候它是相輔相成必不可少的;你不了解的話,往往會產生種種流弊。這個差別在哪裡呢?就是沒有得到正確的教授,你得到了這個東西以後,才能認識佛所說的圓滿的道理。
1. 聽聞要好好發心、層層遞進: 一旦成了教油子之後就很難治,所以聽聞的時候好好發心,再次地聽聞聽聞過的教典的時候,不要漫不經心,不要以為自己已經了解了,要去往深了探究,在聽聞的時候就要有層層遞進的感覺。 2. 層層深入依熟悉,遮弊得利靠發心: 學習經典時,可能會出現因為熟悉而感到索然無味、不恭敬、心生驕慢,乃至變成教油子的情況;但不是因此叫我們不要重複聽聞熟悉善知識的教言。事實上,對經論的層層深入也一定要建立在熟悉的基礎上。捨弊取利的關鍵在於有没有好好的發心,若發心高遠、想要不斷探究更深入的內涵,就能避免因熟悉而產生的過失。
1. 什麼是「經典」? 什麼是「教授」? 「經典」就是諸佛引導我們凡夫,從凡夫地一直到成佛的最圓滿的這一個內涵。透過善知識的指導,把經典裡面的內涵,它的關鍵所在告訴我們,讓我們知道經典的本末何在,然後大小的次第,以及很多關鍵的地方,這個就是「教授」。
1. 得到殊勝教授,方能圓滿認識佛法: 經論就是諸佛引導我們凡夫,從凡夫地一直到成佛的最圓滿的這一個內涵。然後經過善知識把這個經論裡邊的一種關鍵指導給我們,包括本末何在,然後大小的次第,以及很多關鍵的地方,這個就是「教授」。你能夠得到了這個殊勝的教授,才能夠把佛所說的圓滿的道理能夠認識。
1. 要雙具方便分與智慧分,須抉擇二諦無違之理: 所有想要希求趣入大乘的所化機,若想成就佛陀果位的勝法身及勝色身,應在修道階段努力積集福智二資糧,也就是方便分與智慧分。前者源於對如是因感如是果的業果正見,也就是世俗諦獲得定解;後者源於對諸法無自性的空性見,也就是勝義諦獲得定解。而要雙具方便分與智慧分,必須要在根本上抉擇、成立世俗諦和勝義諦兩者不相違背,並互為助伴、相輔相成之理,如此才能真正種下修集二資糧的正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