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8 如證和尚開示之一:於道體不生定解,任修何法難至宗要

1、「此復若能修習下下,漸於上上增欲得心,聽聞上上而於下下漸欲修行,是最切要。若於前者全無所有,專修心住專樂見解,難至宗要,故須對於圓滿道體引生定解。」這段文字是宗大師對廣論的總結,對修道次第的同學非常非常重要。 ...

Comments Off on 2017/11/08 如證和尚開示之一:於道體不生定解,任修何法難至宗要

2017/11/08 師父開示:根本重要的是對於善知識恭敬

1.那麼照著這個次第來說,第一個我們曉得根本重要的是對於善知識恭敬……前面告訴我們,乃至於下至他這個地方的如理如法地告訴你一個偈子,你要把他看成佛。欸,現在就算我們聽了個半天,回過頭來:「嗯,他講得頭頭是道,自己做的呢?」唉,我的天哪!我們怎麼修學佛法?2.說大乘功德生多生少啊,看他對於知識的淨信程度而言。現在你們這些人,對那個善知識啊,看得像一個平常的凡夫,你功德從哪裡生起?像根本一樣,你這根本都切斷掉了,你還談功德嗎?這個是我們千萬要注意!3. 前輩真正的話,對於那個師長的敬重、恭敬,實在是!這個是根本,那麼如果這一個的話,一切善法的根本斷了,所以這個我們要勤修。4.不過前面一步一步上來的時候,我們單單對那業果容或不太清楚,現在把本論學圓滿了以後,我們可以整個地融貫起來。所以以最後的毘缽舍那的正見,用到前面的業果上面的話,那對這個業果的道理啊,是百分之一百地透徹,再沒有一點疑問。而那個時候你學起來,那就是非常明利!5.假定說你對持戒這個東西啊,總覺得提不起來,「哎呀,何必這麼、這麼、這麼、這麼 ......好像,唉,這麼來呢?」那就「漫緩」,就是馬馬虎虎。那個時候啊,你一定要對這個業果,由業感果的道理,產生強有力確定見解,那麼是修業果為主。                                                                ~大覺晨曦編輯部~ 

Comments Off on 2017/11/08 師父開示:根本重要的是對於善知識恭敬

2017/11/07 行解相應,因圓果滿

1、假定你對於圓滿道的次第根本沒有完整的認識,一心想修心住,說我得的定啊,或者乃至於心不要散亂哪!沒有用!或者你說那麼因為這樣的話,你要懂得很多道理呀,然後是廣學去了,於是專門在那文字見解上面轉,這兩樣東西都沒有用。 ...

Comments Off on 2017/11/07 行解相應,因圓果滿

2017/11/07 行解相應,因圓果滿

1、假定你對於圓滿道的次第根本沒有完整的認識,一心想修心住,說我得的定啊,或者乃至於心不要散亂哪!沒有用!或者你說那麼因為這樣的話,你要懂得很多道理呀,然後是廣學去了,於是專門在那文字見解上面轉,這兩樣東西都沒有用。2、「今勤瑜伽多寡聞,廣聞不善於修要。」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問題,是因爲我們無始以來的執著——沒有整體認識,就像瞎子摸象,碰什麽就執什麽,或專修心住、或專樂見解,兩種現行在同一個人身上可能會交錯出現。3、這兩種現行看似相反,但其背後的原因都是因爲對圓滿道體的內涵沒有定解,不知道修行究竟是怎麽回事,不明白經論就是自己要修的内容,把所聞與所修切開,隨習性執取自己相應的。4、因此你真正要修行的話,一定要把那個修習的內涵是如理地、正確地認識,那時候非要多聞,而多聞一定要靠善知識的引導。5、必須要對圓滿道體的內涵「引生定解」。就是說由於你如理聽聞,然後認真思惟,內心當中生起決定的一種力量,這個力量會推動你如理地步步行持。6、所以以聞為根本,然後呢以根據所聞的正見而行持,那個時候,行、解相應,解在行處,行在解處,自然而然就因圓果滿!7、行就是真正修的時候,解就是對經論的認識。如果我們有完整認識,知道地圖標示的就是我們要走的路,就不會把行解分開。  ~大覺晨曦編輯部~ 

Comments Off on 2017/11/07 行解相應,因圓果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