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裡修行?就在
各自的崗位、
各自的地方,
自心即是道場。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研討題綱:
- 那請問是不是一直維持在自己的崗位、地方,修心就好呢?(台灣 王師姐)
- 依著老師的法語,還有 如願法師今早在晨曦共學引導我們思惟學習老師的這則法語,我反省了──我今生到目前是父母的女兒,是兄姐的妹妹,是別人的妻子,是媳婦兒,是母親,是妯娌,是學生,是同學,是朋友,是⋯⋯,甚至還是和陌生人在某個時間點上有有生命的交會。那麼這些都是我的道場嗎?過去我不曾用這個角度想過,但此刻我心承許,面對這所有的關係時,我的心的確是有不同的作用的。道場是為修道而用,若我所有的角色都是我的道埸,那真的該如同法師指出的,好好深刻去想想。自己對這些與我有緣的人都如何觀侍的呢?有記得用善惡做取捨抉擇嗎?即使現在真的做不到「自心即道埸」,但要努力記住這個理路。(南加 董師姐)
- 看似很短的法語,隨地任何境是修行處是不容易做到的。況且我們也不習慣換所緣境。但是若將任一處境,先從可愛境開始熟練各種狀況的修行,再練就不好不壞境,甚至非可愛境應該總有一天,未來某一生的某一天可以任運吧?!一切就從各自的緣起點開始。不用和他人比較,就和過去的自己比較就好。(芝加哥 林師姐)
- 總想學佛需要好環境,我如果能在那裡就更能修行,就能利益更多眾生⋯⋯,言下之意大多是現在、這兒不是我最好的修行地方。但常常都是事與願違,我們總是沒有選擇權,無法在自己想要的地方修行。仔細觀察思維:如果眼前當下都無法修行,那真是到那兒都不能修行。反之,眼前當下可以修行,到那兒都可以修行,《中庸》也提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園區 關師姐)
- 某個地方。(台灣 王師姐)
- 在寺院裡,在中心上課,在参加營隊時,或在聞法時。(芝加哥 林師姐)
- 在某某寺院精舍,大多在僻靜的山中。(園區 關師姐)
- 廣論(p59)能了解應取應捨,非無暇。(台灣 王師姐)
- 佛法是用來修心的。就如 法師的引導,人在哪裡,心就在那裡,所遇的人、事、物就是提供我修行的時候。不是躲在深山裡,人煙希少的地方才是道場。(芝加哥 林師姐)
- 佛學辭典説:道埸是 1) 群眾學道的場所 2) 佛寺 3) 成道的地方 4) 供養佛的地方。從這些定義中來看道場好像是一個外在有形的地方。但是佛法說萬法唯心造。所以有形的道埸也是無形的自心所變現的。自心就是無行的道場,它含攝內外諸法。佛法是內明,修行的地方絶不是在心外,而是法鏡內照自心。所以佛説「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浄其意,是諸佛教」,斷惡修善是心頭的功夫。廣論教授中提到修學佛法第一個要曉得我們的自心有病,以後找善知識開藥,然後如法行持去對治無始串習的無明心病。廣論教授以六度成熟自己,當自心調伏即是六度圓滿,不是要觀待外境狀態而說。顯文句中云:「所言修者,謂令其意(自心),成彼體分或成彼事。」即是這則法語說的「自心即是道場」的密意。(台灣 翁師兄)
- 因為修行是在我們的起心動念之間,無關乎你在什麼地方。(園區 關師姐)
- 廣論(p19)設雖聞寡少,能善護尸羅,由戒故讚彼,其聞為圓滿。⋯⋯若人聞廣博,及善護尸羅,由俱故讚彼,其禁行圓滿。(台灣 王師姐)
- 每個人緣起不同,就在各自崗位上,在家裡面對先生、孩子,在工作上面對老闆,同事,及任何人舆自己相關的,將外緣當成道用,將之視為提升、修行的機會,努力將法實踐。(芝加哥 林師姐)
- 觀察起心動念,斷惡修善,主動積極利他造善業。(園區 關師姐)
-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在,好向靈山塔下修。」(園區 關師姐)
- 請問如果看到想救卻不知道怎麼救的生命該怎麼辦?遇到被黏住的小蟑螂,但以人的力量幫牠扯開,可能不小心就弄死牠了。但不管牠又活活看牠被餓死⋯⋯。(台灣 王師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