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滴水之惡不可輕

像水滴那樣小的惡業,由於不懺悔,
日積月累地繼續造作下去,
到最後它可能會變成像大海那麼沉重的惡業。

在嘻笑著、很輕鬆的狀態下造作的惡業,
未來的果報可能是我們承擔不起的。

引自《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福智文化

研討題綱:​

  • 弟子要很認真正視弟子聽聞不能專注的問題,感恩老師每天全廣開示再再提醒,這是壞慧因,是否如對聖顏?是否做好聽聞前行?是否殷重發心?是否真的體會到此生得值遇善知識是如此難得?感恩老師提醒弟子「滴水之惡不可輕」,業會增長廣大,弟子要在惡業感果之前好好懺悔,改掉惡習。(園區 關師姐)
  • 《集法句》:「若愚自知愚,是名為智者。」祖師大德深信業果,懼怕墮惡趣苦,所以對極細微的罪都慎加防護,不敢造次。敦巴云:「覺口窩瓦心莫寬大此緣起微細。」樸窮瓦云:「我至老時依附賢愚。」對比自己愚癡的心相較於祖師、師長的心,我們却是在不知不覺中,嘻哈下造了罪業還很快樂、甚至隨喜他人。愚癡至極。如果没有善知識教我,點出我的顛倒,我還在渾然無知向地獄走去,與人談笑風生,還樂在其中,不會想到我正在造惡業。依著無明走,引發的行為真令人痛恨!真是要努力聞思常常反觀自己在幹什麼,對治這惡習。(芝加哥 林師姐)
  • 「水滴雖微,漸盈大器」這個道理,雖然是朗朗上口,但有時因為不覺得自己有錯,所以沒去懺悔。有時覺得小小的惡沒什麼,於是輕忽它漠視它,就放任它去。感恩老師點醒弟子,要明辨善惡,並多去思惟業果的法則。讓它在心中生起強而有力的力量,時時警策自己的心念,及早發現,進而修正。否則若浮浮泛泛,不去作意對治,養成功惡習,如此展轉增上,最後果報現起時,後悔也來不及了。師父說:「那怕用一個不好的字, 也會在心中留下一個惡劣的種子。」《集法句》云:「雖造微少惡,他世大怖畏,當作大苦惱,猶如入腹毒。」因此像水滴那樣小的惡業千萬不讓它繼續增長,一定要朝著佛菩薩引領的方向去努力學習,才能漸漸遠離惡業,脫離痛苦啊!(台灣 支師姐)
  • 因為造業的重心在意樂,但我們對於內心的觀察、警策的力量很弱,大多是隨著外在境界而轉,而內身因果增長總在我們不知不覺中,等到水滴般小惡業會累積像大海,甚至展現在深口,發現時就來不及了。(園區 關師姐)
  • 所造業不失壞,而且還會增長廣大,只要持續下惡因種,最後終聚成大海。小業不慎防,很容易在不經易之中造下惡業,養成習慣,以為無人知曉,以僥倖的心理,得過且過的心態面對所造的小罪,而且不發露懺悔,小罪不斷累積變大罪,必定如大海般。(芝加哥 林師姐)
  • 嘻笑、輕鬆很容易散亂、輕忽,內心沒有憶持正知見,如《集法句》云:「雖有極少惡,勿輕念無損,如集諸水滴,漸當滿大器。」當業增長廣大,猛然感果,會毫無能力面對。(園區 關師姐)
  • 我們是極為愚癡地不停地造小業,甚至還很得意,非常顛倒。一旦造小業的惡習養成習慣,心愈趨向極為放逸,極為懈怠,正念正知早就忘失,遇到大境界,防護心全失,没有寶刀利器,只有赤手交給惡趣死主的份。(芝加哥 林師姐)
  • 《集法句》云﹕「雖有極少惡,勿輕念無損,如集諸水滴,漸當滿大器。」、「莫思作輕惡,不隨自後來,如落諸水滴,能充滿大器,如是集少惡,愚夫當極滿,莫思作少善,不隨自後來。如落諸水滴,能充滿大瓶,由略集諸善,堅勇極充滿。」 《廣論・深信業果》(P.130):「若諸依於鬥訟諍兢所有綺語,若以染心,於外典籍,而讀誦等。若於父母親屬尊重,調弄輕笑,現作語言,不近道理。」、《廣論・深信業果》(P.136):「諸綺語者,謂諸果樹不結果實,非時結實,時不結實,未熟似熟,根不堅牢,勢不久停,園林池沼,可樂極少,饒諸怖畏,恐懼因緣。」(園區 關師姐)
  • 《入行論》不放逸品#9「雖僅一刹那,障礙他人德,因損有情利,惡趣報無邊。」、《廣論》*下士道/深信業果/抉擇業果/黑業果──輕重差別(P133,L4)「涅槃經說,諸愚痴者,如蠅粘涕不能脫離,雖於小罪不能脫離。由無悔心不能善行,由覆藏過,雖先有善為惡染汙。故應現受異熟之因,變為極重那落迦因。又如少水投鹽一掬,則難飲用,或如欠他一文金錢,不能還償,漸被逼縛受諸苦惱。又說五相,雖是當感現輕異熟,能令熟於那落迦中,謂重愚痴,善根微薄,惡業尤重,不起追悔,先無善行。故說輕微是指智者,能悔前失,防護後過,不藏諸惡,勤修善法,諸惡對治,若不修此妄矜為智,由輕蔑門,知而故行,是為尤重。」(芝加哥 林師姐)

希望新生法語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