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30 覺燈

1.三種士夫是依靠著什麼來安立的?就是自己的動機呀! 2.來世有暇滿人身,應該是修行人最起始的一個追求! 3.如果只希求今生,就不是《道炬論》裡直接顯示的下士夫。

在〈2020/01/30 覺燈〉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20/01/30 內心中意樂的差別,決定修行者的差異

1. 三種士夫依靠著什麼安立? 以自利為主,希望自己不要墮入三惡趣,而且能獲得人天果位,為此努力的就成為下士夫;為了自我能夠從六道的輪迴大海中解脫而精勤奮鬥的,就稱為中士夫;為了一切有情的利益,自己精勤於獲得佛陀果位的,是上士夫。所以,三種士夫是依靠著各自的等起、思想方向來安立的,就是自己的動機呀!

在〈2020/01/30 內心中意樂的差別,決定修行者的差異〉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20/01/29 覺燈

1.我們有信仰,以三寶作依靠,內心才能平穩、有方向。 2.我吃素是因為我有理念、有志向,是為了利益眾生與大地。 3.八萬四千煩惱就在我心裡,八萬四千法蘊就是給我的解藥。

在〈2020/01/29 覺燈〉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20/01/29 有師長三寶守護,災難成逆增上緣

1.八萬四千法蘊,對治有情八萬四千煩惱: 「佛語」是「指勝者言教,佛薄伽梵所說的法,全部即八萬四千法蘊。以有情的三毒煩惱為本的九品八萬四千煩惱,佛薄伽梵針對這些煩惱宣說了各自的對治法,就是八萬四千法蘊,也就是『佛語』。」 會有這麼多法是因為我們有這麼多煩惱,每一個煩惱都要有一個法來對治。

在〈2020/01/29 有師長三寶守護,災難成逆增上緣〉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20/01/28 覺燈

1.佛有三智:一切智、道相智和一切種智。 2. 「於一剎那頃無餘現前證知如所有、盡所有相之究竟智,是一切種智的性相。」 3.業,在沒有感果之前,都還是可以改變的。

在〈2020/01/28 覺燈〉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