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30 內心中意樂的差別,決定修行者的差異

1. 三種士夫依靠著什麼安立?
以自利為主,希望自己不要墮入三惡趣,而且能獲得人天果位,為此努力的就成為下士夫;為了自我能夠從六道的輪迴大海中解脫而精勤奮鬥的,就稱為中士夫;為了一切有情的利益,自己精勤於獲得佛陀果位的,是上士夫。所以,三種士夫是依靠著各自的等起、思想方向來安立的,就是自己的動機呀!

2. 內心意樂,決定修持的方向:
無論作課誦,或作任何的修持,為了獲得人天增上生,就屬於下士夫。為了自利而希求從輪迴中解脫,作任何淨罪的行為,都會成為中士夫的道。內心想著一切有情的利益,即使我只作一個禮拜,那也將成為上士夫的道。所謂的法,僅就相續中內心執持境的方式那一點來安立的,所以內心中意樂的差別,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3.來世得暇身,是修行者最低要求:
如果只希求今生,就不是《道炬論》裡直接顯示的下士夫。可我們作課誦或者祈求佛菩薩時,下士夫的心的安立好像都常常不現前,因為我們無限生命的概念還沒有確立。但來世有一個暇滿人身,應該是想要修行的人,最起始的一個追求!因為一進入惡道的話,來世就會太長了,因為惡道很難出啊!所以希求來世的心是非常必要的。

4.認真地策動動機去做各種修行:
懷著什麼樣的動機,我們所作的善行就會被攝入什麼樣的道。很顯然,上士道像一個汪洋大海一樣,它所匯集的一切資糧都會成為一切智智的果位。如果能有這樣的一個發心的話,那麼我們所修行的一切都會成為大乘的加行!所以如果不認真地策動動機去做各種修行,實在是很虧的!

5.確立生命最究竟的目標:
我們平常的相續一直淹沒在芝麻綠豆事情上,只有確立一個生命最究竟的目標,看到了那個高遠、終極的目標,眼前的困境我們就會有勇氣穿越,因為終究這一切煩惱將被解決,因為我們已經找到了離苦得樂之道。對於眼下的這一步,是造惡業過去,還是造善業過去,我們就會很清晰地抉擇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