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0368 學習重點—菩薩所求是周遍饒益一切有情 (2025/01/01)
1. 菩薩了知三乘道,目的是遍攝一切根機: 「菩薩要求的,他目的是要遍攝這個各式各樣的根機,所以他要學一切。那麼這個所學的內容呢,也把它分層次,這個層次所謂三乘,這個聲緣根性的等等,聲聞、緣覺、菩薩這樣的根性的人。那麼他每一個不同的根性,有他們相應的道路,這個道路平常我們說道諦,這是修道、修道就是這個,那麼這個東西正是菩薩所要學的善巧、方法。」
1. 菩薩了知三乘道,目的是遍攝一切根機: 「菩薩要求的,他目的是要遍攝這個各式各樣的根機,所以他要學一切。那麼這個所學的內容呢,也把它分層次,這個層次所謂三乘,這個聲緣根性的等等,聲聞、緣覺、菩薩這樣的根性的人。那麼他每一個不同的根性,有他們相應的道路,這個道路平常我們說道諦,這是修道、修道就是這個,那麼這個東西正是菩薩所要學的善巧、方法。」
1. 《釋量論》有精緻理路: * 「精緻到什麼程度呢?師父說此生可以達到的最高的高度。⋯⋯所有的痛苦都解決、所有的快樂都圓滿。」 *「這些精緻的理路,將我們引向無苦的大樂的境界,引向功德圓滿、⋯⋯斷除了所有的惡行,又修滿了所有的善行。」
1. 大師一讀到《釋量論》就信淚橫流: 「在克主傑大師所著的《起信津梁》中有提到:大師『研閱《釋量論解・正理庫》,並善加研讀了《釋量論》〈第二品〉當中道的論述,由此因緣,對法稱論師的教軌與正理生起不可抑制、極其猛利的無量信心。大師自己也說,當年的秋季,只要一讀到《釋量論》,總是會信毛直竪,無法抑制地一直流淚。』」
1. 法人、家裡做三多,自己製造歡喜心: 對於食品廠的發展,老師給了一個重要的方向:建議先布施,而不一定先談賺錢。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可以一開始做慈善,與大家結善緣。老師希望我們在家裡多幹活,多說好話,研討《廣論》,多生歡喜心。快樂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一定要主動去製造它。 製造就是緣一個殊勝境造善業,造久了之後就開心。
0361. 恆時無謬地學習利他的方法: 「要利樂有情前面確定好了之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你要圓滿沒有錯誤地去了解所化導的眾生,及化導的方法,…… 如果依著教正法修行,就能生起證正法,生起證正法就是離苦得樂啊!那麼菩薩智者們應該恆時地對於經論的所詮無錯謬地了解乃至宣說,以此教誡所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