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0458 學習重點—依止法是圓滿佛道的起始點 (2025/05/07)
1. 正知見難得,然具弟子相得善士攝受是最難的: *「為什麼你會知道應作是思、不能學的都能學了?完全源於正知見!正知見是誰教我們的?善知識!那麼這個善知識怎麼會你會到他的面前,或者他會到你的面前?就是看你自己。」 *一個修學者最難的是值遇善知識,「那麼最難的是不是自己要具備的那個條件,它是最難的!就是弟子相,能夠得到善知識攝受的那個因變得是最難的!」
1. 正知見難得,然具弟子相得善士攝受是最難的: *「為什麼你會知道應作是思、不能學的都能學了?完全源於正知見!正知見是誰教我們的?善知識!那麼這個善知識怎麼會你會到他的面前,或者他會到你的面前?就是看你自己。」 *一個修學者最難的是值遇善知識,「那麼最難的是不是自己要具備的那個條件,它是最難的!就是弟子相,能夠得到善知識攝受的那個因變得是最難的!」
1. 願不是空想,願是一定會走進的那個明天! 2. 對我們做不到的事情,我們一向忽略廣發正願。 3. 願是能生果的因的起步。
1. 我發的願就是我的未來: 「很多人發願覺得就是發願而已,但是這個願會引生什麼?『遂於其因,集資、淨障』,它會引生朝著這個願望的一個行動,它就會變成你走向這件事的命運,變成現實到眼前來,這件事非常地科幻!因為未來完全是構思的,構思完了之後你去做,做完之後未來就是你構思的那種樣子。因為佛法是教我們轉變命運,或者說掌握命運的善巧方便——你走進你自己設計好的未來,那種未來最好是一點苦都沒有的,所有的快樂都圓滿,那就是佛果嘛!」
1. 在我現在的緣起點上,存在著我將來能夠做到的因。 2. 改變從哪兒開始?從心念開始!改變從誰做起?從我做起! 3. 《般若經》揭示菩薩行的深廣度乃至空性,要像比生命更重要的位置去執持《大般若經》。
1. 遂於其因,集積資糧,淨治罪障,廣發正願: 「 『遂於其因』,什麼因哪?就是將來你能做到的因,你現在在這個因地上面做這一點,將來就感得必然的這個果;假定你現在排斥它,將來就是障礙的果。⋯⋯上不去的原因是罪障,所以你『淨除罪障』;罪障雖然淨除了,如果你力量不夠還是不行,所以另外一個是『集聚資糧』。⋯⋯你集了這個資糧,你的目的幹什麼?你的目的是要幹這個嘛,所以要『廣發正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