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8 真正修行一定要與教法見行相應

1.聽聞前觀察三業,調整身心做好準備:
開始研討《廣論》前,帶子要多聽幾遍,小組也要先討論討論。聽聞之前還要好好地觀察自己的三業,就是明確地、清晰地了知此時此刻我的身體在做什麼、我的心在想什麼。接下來才可以調整自己身體的姿勢,處在一個比較愉悅、威儀的狀態,再準備好一個大乘的發心,把這一節課的聽聞趣向於無上菩提的目標。

2.由殊勝發心攝持的聽聞,累積福德如滴水入海:
這一節課的聽聞如果由趣向於無上菩提這樣的一個目標所攝持的話,那麼生生世世我們由於這節課積累的福德,猶如一滴水融進了大海是沒有窮盡的。與其沒有特別特別地觀察、策勵自己的大乘發心,和認真地策動自己哪怕是相似的一個大乘發心,這兩者都用了相等的時間聽聞,而有策動的很顯然是佔了非常大的便宜。有殊勝發心攝持,對自他的利益都非常非常大。

3.「真正」二字,值得我們一直揣測、揣摩下去:
「真正講修行的,不單單是嘴巴上空講,一定要跟教的道理,你跟它行持相應。」如何對真正兩個字我們去比對內心觀察一下呢?可能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覺得「我很認真修行」,但是師父為什麼一再要提說:「真正講修行的,不單單是嘴巴上空講的」?這個真正二字,值得我們一直揣測下去、揣摩下去。

4.真正講修行,不是單單講一個空話:
「瑜伽」翻成中文叫作相應,通常分成境、行、理、果,是一個真正想修行的人,他所要具備的這一切條件。就是說什麼境界我們所對的,那麼你怎麼去行持,根據什麼道理,產生什麼結果等等,一定的。等到你修行到什麼程度,那麼你就有什麼的結果,一步一步,不是單單講一個空話。

5.真正講修行一定要跟教的道理相應,還要跟行持相應:
「教、行、果」,教是說明道理,啟發我們的信解,詳細的就叫信解,簡單的就叫教;行就如何行持;最後證得果。這是從凡夫地一直到究竟佛果的三樣東西。《現觀莊嚴論》簡單明暸把其全部的宗要說得清清楚楚。所以修行應該修出來的次第、教理,我們是應該先聽聞的,而一個真正講修行的人一定要跟教的道理相應,還要跟行持相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