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的事,是否就不用管?

1.懷著謙虛的心,才能聽到可修要旨:
當師長談到一個看似我們已經很熟悉的的主題時,要提醒自己:一定要懷著謙虛的心,認真地恭聽師長的引導。否則,我們將很容易錯過從這種看似熟悉的主題裡,領悟到其可修要旨、了解到它深邃豐富的內涵。

2.依教奉行,師才歡喜:
我們都想要靠近善知識學法,作師所喜,得到善知識的加持,進而迅速地生起對所有道次第的證得,早日究竟地離苦得樂。但我們跟善知識學,學習重點到底是什麼?我們做什麼樣的事情才能夠真正地令師歡喜?答案就是依教奉行。

3.要真正地解決自己的苦樂問題,就不能只想自己:
我們跟善知識學習,一上手的發心可能就是想解決自己的苦樂、自己心頭的問題,這是無可厚非的。因為佛法吸引我們的切入點就在於它可以究竟地去除我們的痛苦,讓生命達到一絲絲痛苦都沒有的理想狀態。但如何能夠夢想成真?善知識告訴我們,不能只想到自己!

4.不是你的事,是否就不用管?
在其位,謀其政。但不是你的事,是否就不用管?判斷起來,知道是不對的,但實際臨到事情時,一定會這樣想。尤其是當分工越來越細時,一發生事情,我們就習慣性地啟動自我保護機制,層級分明地把利害關係找到很多人頭上,唯獨不找自己,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

5.不在其位還要發心,我們會有種種顧慮:
不在其位還要發心時,我們會有很多考量。比如自己是否有能力?在上位者性格如何、心量如何、是否接受自己的援手?其他人是否願意尊重、配合等種種的顧慮。但同時,我們也都有因其他人發心跳進來而被支援到的真實經驗。那麼不在其位時要不要發心?怎麼發心?

6.用心才能看到平凡中的偉大:
對看似樸素平凡的同行,我們不一定知道他心裡是怎樣用功、怎樣默默地實踐了不為人知,但可能驚天動地的善行。所以一定要好好地恭敬全部身心都用來學習、實踐、弘揚佛法的出家人,也要尊敬自己身邊的同行善友,去努力發掘那些貌似平凡下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