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5 觀心覺了其套路,大力扭轉改習氣
1. 認識自心的層次: 業的中心在於心念,所以常觀內心非常重要。依據本講可粗略把觀心歸納成六個層次:其一,認識自心的狀態;其二,知道自己對境時一定有反應,清楚自己是何反應;其三,知道「這個反應不是突然而來的,而是來自於我們以前先有的因種。」其四,觀察、認識「平常我們因種都是在煩惱」,所做一切幾乎「就是為了維繫現法的快樂、避開現法的苦受」;其五,認識此反應背後的煩惱;其六,觀察有沒有把此習氣帶到學佛當中。
1. 認識自心的層次: 業的中心在於心念,所以常觀內心非常重要。依據本講可粗略把觀心歸納成六個層次:其一,認識自心的狀態;其二,知道自己對境時一定有反應,清楚自己是何反應;其三,知道「這個反應不是突然而來的,而是來自於我們以前先有的因種。」其四,觀察、認識「平常我們因種都是在煩惱」,所做一切幾乎「就是為了維繫現法的快樂、避開現法的苦受」;其五,認識此反應背後的煩惱;其六,觀察有沒有把此習氣帶到學佛當中。
1. 不要急,深呼吸,每個難關都在把我們推向皈依。 2. 認識自心是怎麼對境開始運行的,然後抓到那個風向,抓到了之後大力扭轉它。 3. 在對境上用功,需要善知識教導。
1. 對境時的反應,源自於以前的因種: *「為什麼你同樣的情況會有這樣?就是你心裡這個狀態。那麼你們了解了這個呢,平常的時候,你碰見一件事情一定有對這件事情的反應,請問這個事情的反應是突然而來的,還是以前先有的因種啊?『種子』,就是你的因地,我們大家都了解,大家都了解。」 *「造成他對同樣的境不同反應的原因是在哪兒呢?就是在他之前想什麼了。」
1. 習氣它的可轉性是非常高的,因為諸法沒有自性。 2. 遇到了佛法的時候,是最佳的轉化自己習氣的時候。 3. 佛說種種法是為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煩惱,對佛所說的法就要普同恭敬。
1. 在寧靜中檢查自心對境造業的方向: *「通常正對境的時候很難靜心,但事情發生之後發現自己的對與錯,自我的檢查中是可以在非常寧靜的狀態下來檢查自心的。檢查自心的時候,我們就會清晰地看到心裡邊正在造作的那個業的方向。」 *「看看對境的時候,我更強烈地現起趣向無上菩提,或者趣向於出離這樣的動機;還是趣向於此世對於自己的樂受的滿足、苦的迴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