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7 覺燈
1. 上師的指導下來的時候,就要依師,去串。 2. 修行步步都離不開善知識指導,因為這是從所未經之地。 3. 修行時不結合心續、不請益善知識、不照著善知識指導的去做,都可能走冤枉路。
Comments Off on 2022/07/27 覺燈
2022/07/28
1. 上師的指導下來的時候,就要依師,去串。 2. 修行步步都離不開善知識指導,因為這是從所未經之地。 3. 修行時不結合心續、不請益善知識、不照著善知識指導的去做,都可能走冤枉路。
1. 修行有必然的次第: 「諸現能修者即當修習」,前提是認得整個佛法的內容。而能認得的原因,是源於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過程中,必須花時間、精力深入聞思,從大概,到細緻,到對很多法類能夠辨析,一步步斷除無知、錯解和疑惑,在善知識的引導下,對整個佛法的內容產生清晰的認知,對道次第產生決定的定解,進而才能對比自己,看到自己所在的次第,找到下腳處。
1. 在供養承事中,最重要的是歡喜心。上師三寶不在乎我們供養多少,我們懂得造善業,他們就很高興。 2. 修行者的下腳處,完全是根據教典和善知識的經驗抉擇出來的。 3. 透過跟善知識學習轉念,就容易找到下腳處!
1. 認得了整個佛法的內容,你就看見了: *「看見了什麼呢?看見了整個學佛法要修什麼,就是整個的次第他知道了。」 *「為什麼認識了整個佛法的內容?完全是依靠善知識的教授,然後對整個的佛法的次第產生了定解。所以,之所以能認得的原因,是源於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然後開始跟著善知識學認得的。」 *「是故應當依善依怙,於其一切正言,皆是一數取趣成佛支緣,所有道理,令起定解。」
1. 每一步都是在親近善知識的狀態下了知的。 2. 步步都離不開善知識指導的,因為這是從所未經之地,一定要有一個引路者。 3.「找」,不是感覺,是來回尋找,然後跟善知識確定,有一個尋覓的、探索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