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5 覺燈

1.因為善根不夠,慢心又強,容易對善知識厭惡又容易得少為足。 2.五拘礙:顧戀其身;顧戀諸欲;樂相雜住;闕隨順教;得微少善便生喜足。 3.修學佛法最後一關很難突破,叫得少為足。 4.我們應像向日葵一樣,善知識怎麼引導,就跟著怎麼轉。 5.沒有一件我造作的惡業佛菩薩是不知道的。 6.我今皆於彼等尊前,發露懺悔不覆不藏。從此制止防護不造。 7.靠近每一顆心,要非常細膩,因為他就像天書一般。                                                  ~大覺晨曦編輯部~

Comments Off on 2018/01/25 覺燈

2018/01/22 覺燈

1.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 2.我們抱持什麼樣的見解,就有什麼樣的人生。 3.見解好比修行人的眼睛,見解看到哪裡,修行就會走到哪裡。 4.見解的高低觀待於發心與志向。 5.如果有執著出現,很多東西就會看不到。 6.慢慢學,快快到,可以換車廂,但是不能跳車。 7.見解升級,心量升級,幸福升級,修行升級。 ~大覺晨曦編輯部~

Comments Off on 2018/01/22 覺燈

2018/01/21 覺燈

1.我們的心識以剎那的速度一直在向前推演著。 2.佛教非常公開、自然地討論死亡這件事,以便大家能夠應付那一刻的到來。 3.人類最深沉的痛苦,是愛別離苦、死別離苦。 4.佛陀的思想對人類的貢獻非常大,因為它能有效地援助會遭受無法避免的、可怕的死亡創擊的每個人。 5.同行善友是我們人生旅途中珍貴的助緣。 6.眾生欲除苦,奈何苦更增。愚人雖求樂,毀樂如滅仇。 ~大覺晨曦編輯部~

Comments Off on 2018/01/21 覺燈

2018/01/18 覺燈

1.中士真正的目的,不只是脫離生死就了的呀!是保持一步一步上去的增上生。 2.菩提道次第是一條安樂道,是一條速疾道。 3.出離心是三乘所共的。 4.《菩提道次第廣論》實實在在就是《法華》、《華嚴》的精神。 5.三無漏學,漏指煩惱,學的是清淨沒有煩惱的戒定慧三學。 6.修行認真用功的時光,好比上天堂。 7.觀功念恩不只是對同行,對佛菩薩一樣要修。 8.發心拜佛的意樂越寬廣,所得的利益越多。 ~大覺晨曦編輯部

Comments Off on 2018/01/18 覺燈

2018/01/17 覺燈

1.《廣論》與《法華》的究竟意趣和走的次第步驟,基本概念是完全一樣的。 2. 法華未提的部分,要靠學習廣論把基本功補起來。 3.法華經提綱挈領之處,在於把究竟的意趣點出來。 4.廣論按照佛陀的真實意趣,把三藏十二部中最重要的內涵抉擇出來。 4.以歡喜禮讚或求救命的心稱誦佛名,兩者都可以。 5. 死時無處可依,只能求佛菩薩,要用這樣的心來拜佛。 6. 死是應該害怕,但更可怕的是死後墮惡趣。 7. 持佛號是修依止力,也是修對治力。 ~大覺晨曦編輯部

Comments Off on 2018/01/17 覺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