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0 先以財敬奉教行等,令師歡喜

1.他說它的密,它有很多原因在,這個也是屬於密,因為這個是什麼呢?這是佛果位上的種種方便,對一個凡夫來說,的的確確你沒辦法透徹了解的,所以它叫它「密」。2.假定說你對這個密教,或者是根性不同、或者興趣、或者其他的理由,而不願意走的話,那麼就走顯教的就可以了。假定說你自己具這個條件的話,前面那個基礎已經完成了!…那時候啊,「先以財敬奉教,令師歡喜」,那時一定要找到一個好上師,好老師。哦! 3.平常我們說,真正的最圓滿的善知識是佛,那是特別指密教裡面。密教裡真正的上師,他的的確確是已經達到了最高成就,應個最特殊的這種了不起根性的弟子,然後呢以他相應的這一個心性來示現那個凡夫相,卻是佛的圓滿的報身化現的,就這樣。這個老師,才是這個是所謂的最上的一種老師。 4.佛稱密作密有很多原因在。一則華嚴、法華裏很多顯教裏面的內容其實也是屬於“密”,只是我們沒經驗,認不出來。其次果位上的方便,凡夫無法透徹了解,所以叫做“密”。 5. 為何我們根基還不夠,這裡卻要講大綱呢?為了建立道總,對上上產生希求,種圓滿因。道總建立不只顯教,密也要納入,只是密的條件較高,快的話加行道入密,慢的話成佛的前一刻入密。 6.波羅蜜多乘也叫因位大乘,密乘又稱果位大乘。因爲密法所講述的是究竟的。每個人都有佛性,密法需要破除我們庸俗的執著,很強力的幫我們建立起自己一定可以成佛的信心,把佛圓滿的報身報土提前安立,果位上的種種方便可如此理解。                                                                                                    ~大覺晨曦編輯部~ 

Comments Off on 2017/11/20 先以財敬奉教行等,令師歡喜

2017/11/20 覺燈

1. 聽帶時不可放過師父的字字句句,細細的揣摩!字句都清楚,才算在文字上有所了解。2. 反覆聽,扼要會自己浮現。3. 為何師父會講這段?要觀察自己現行,因為師父都是針對我們的現行而講。 4. 善知識十德相部分是針對顯教,密教上師條件高很多。 5. 師長功德從自己身上體會是最真切、實際的。 6. 遇到問題是很好的,因為逆境可以推動我們祈求。 7. 有苦是因為自己有煩惱習氣,所以有病症出來時剛好可以治療。 ~大覺晨曦編輯部~

Comments Off on 2017/11/20 覺燈

2017/11/19 記錄善行,集結時代的史詩

1.老師特別想做的一件事情,是寫下很多廣論班班長和班裡同學們的名字和他們的故事,登出大家的照片,記錄下班長和每位同學那些默默無聞、點點滴滴的善行。老師把這些善行的集結稱為這個時代的史詩。 2.我們所做的那些看似微不足道、默默無聞的善行,哪怕只是爲了改變自己而在與煩惱的鬥爭中翻騰掙扎,都值得記錄下來。更何況這麼多的人,在這個時代,可以一起改變自己、改變內心、改變環境,一起做善行,其在老師心裡的意義就如同史詩一樣。 3.而且這些善行本身就有非常了不起的力量。把它們集結刊登後,可以支援到所有希望這個世界能變得更美好,所有希望不好的狀況能被避免、被改善的每一個有情的心,這是每一個人心裡面最深最深的期望。而我們的善行能夠給予他們一種力量,讓他們知道自己實際上並不孤單。 4.當他們看到,雖然世界上壞消息越來多,但行善的人也越來越多;雖然環境越來越可怕,但我們改變環境的力量也越來越勇猛時,這些善的消息就可以給予他們前行的力量。 5.即使別人不知道我們所行的善業,因為我們心中緣想的緣故,也能夠與他產生一份連結。更何況說,如果能夠把這一份善行分享出來、記錄下來,乃至更廣泛地流通出去。這個影響力量就會更大、更具體。 6.我們要學會從善知識的角度去看待和定義善行。決定一件善行的意義與價值的,不是行爲的大小與種類的差異,而是意樂與發心。那要怎樣發心?善知識怎麼發心,我亦如是效學。                                                  ~大覺晨曦編輯部~  

Comments Off on 2017/11/19 記錄善行,集結時代的史詩

2017/11/19 覺燈

1. 老師特別想做的一件事情,是寫下很多廣論班班長和班裡同學們的名字和他們的故事,登出大家的照片,記錄下班長和每位同學那些默默無聞、點點滴滴的善行。老師把這些善行的集結稱為這個時代的史詩。 2. 我們所做的那些看似微不足道、默默無聞的善行,哪怕只是爲了改變自己而在與煩惱的鬥爭中翻騰掙扎,都值得記錄下來。更何況這麼多的人,在這個時代,可以一起改變自己、改變內心、改變環境,一起做善行,其在老師心裡的意義就如同史詩一樣。 3. 而且這些善行本身就有非常了不起的力量。把它們集結刊登後,可以支援到所有希望這個世界能變得更美好,所有希望不好的狀況能被避免、被改善的每一個有情的心,這是每一個人心裡面最深最深的期望。而我們的善行能夠給予他們一種力量,讓他們知道自己實際上並不孤單。 4. 當他們看到,雖然世界上壞消息越來越多,但行善的人也越來越多;雖然環境越來越可怕,但我們改變環境的力量也越來越勇猛時,這些善的消息就可以給予他們前行的力量。 5. 即使別人不知道我們所行的善業,因為我們心中緣想的緣故,也能夠與他產生一份連結。更何況說,如果能夠把這一份善行分享出來、記錄下來,乃至更廣泛地流通出去。這個影響力量就會更大、更具體。 6. 我們要學會從善知識的角度去看待和定義善行。決定一件善行的意義與價值的,不是行爲的大小與種類的差異,而是意樂與發心。那要怎樣發心?善知識怎麼發心,我亦如是效學。 ~大覺晨曦編輯部~ 

Comments Off on 2017/11/19 覺燈

2017/11/09 一切善法的根本都源自依師之法

1假定你說不能了解這個生死真正的真相,那個時候引不起厭離心來。為什麼厭離呢?因為了解這個生死的患害,因為曉得這個生死當中的種種的不理想,所以才產生、出生那個厭離心,沒有這個啊,那說解脫,空話!2.說講道理的話,你總覺得是講了半天沒有用!要真正地如果體會到,簡單極了!你只要真正觀察一下的話,你起心動念就很清楚、很明白。你不觀察,講那個文字再怎麼講都沒有用!3.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所以一開始就要立志當善知識的心子,把佛陀、師長的目標當成自己的目標。但當心子不僅是安排好師長的衣食住行,更要想辦法把他的每一個字都聽清楚、聽明白。甚至體察他的心意,得到他的密意。過程中聽不懂就要去問,不要等待、拖延、模棱兩可、模糊過去。否則似懂非懂的狀態下待久了,就會産生與善知識的距離感。4.要避免“想做卻又提不起來”,就要親近善知識,因為一切善法的根本都源自依師之法。對善知識有淨信心、認真依止,就能去除癡鈍,心越來越明利、聰慧,看事情就會越來越清楚。5對治不同的狀況要修不同的法類,缺哪一個就努力補足哪一個。但我們對境癡闇昏迷,經常不知道自己缺哪一個。事實上,我們沒有認真學習過的法類通常就是我們不足的地方。這時候不用自我埋怨,趕快補足就好。只要肯學一定會産生應有的效果。6.學法學正確,有了定解,對未來的方向就會很確定,百分之百沒有疑問, 不管別人說什麼還是會堅持方向。即使遇到困難也不怕,會主動積極去做,因為你相信這是業果的道理。                                                               ~大覺晨曦編輯部~ 

Comments Off on 2017/11/09 一切善法的根本都源自依師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