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1 要常常反省自己的三業

1.上去的眾生,在勝解行地,乃至於在這個前面還沒有正式,還沒有正式進入那個勝解行地之前,在那個基礎位上面,他是最重視要建立那個正確的知見。所以為了這個起見,他不是說全部的精神,「百一」,非常地嚴峻地在這行持上面,所以這個基本的行持就不能亂。

2.南山道宣律祖在南山三大部裡就特別地說明,說現在有很多人誇言大乘,結果不要這個戒了,不要這個戒了!他然後引證很多不同的大經大論來說明,說明說這個是不可以,不可以!

  1. 持戒標準一般分兩種:對宿生已修學過的,其標準是專精不犯。但一般人多因對持戒不純熟,無法專精不犯,但犯了以後一定要懺悔,然後犯已還淨。
  2. 戒律牽涉到開遮持犯,內容非常深廣繁雜。如果沒有善知識教導,我們連持戒的標準與次第都不清楚,所以說「五夏學律,十年不離依止。」又因為「是處非是處,不待臨時計。」所以該學的就要學好、該背的都要背起來,對止持相關的內容要通達到如「老農識晴雨,良馬知途徑」的程度。然後於對境中慢慢實踐義理,所謂「不鬥煩惱、戒不能凈。」

5.尤其在持菩薩戒時,爲了契合衆生的根器、利益一切有情,在行持標準上會有一些不同的開遮,但其一定是在別解脫戒的基礎上做取捨。若沒有建立正確的知見、沒有善學,開遮持犯很容易出問題 。

6.所以我們在利益他人的同時,要經常對自己做深刻的反省。正因為我們對自我行持的要求很鬆散,所以得靠善知識的教導,從芝麻綠豆的小事開始,於起心動念處深細防範;同時,在行持上每天要透過戒行持犯,不斷的自我檢討、改善,才不會在行持上有所迷失。

~大覺晨曦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