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3 歡喜聽聞師長介紹,發願學習諸大教典

1.《釋量論》的主要所詮:
《釋量論》,是法稱論師所造,主要的所詮就是「推理八句義」:「正現前識」、「相似現前識」;「正比量」、「相似比量」;「正能破」、「相似能破」;「正能立語」、「相似能立語」,是說自己透過比量了解取捨,進而現證,之後再透過能破與能立語令他人了解。

2. 《現觀》闡釋了《般若經》的隱義現觀道次第:
《現觀莊嚴論》是至尊慈氏所造,是無著菩薩到天上聽至尊彌勒講的,主要是講「八事七十義」,清楚地闡釋了《般若經》的隱義現觀道次第。它提出了我們最終的目標──獲得一切相智;進而修行正等加行、頂加行、漸次加行、刹那加行,最終會獲得果位的法身。

3.《阿毗達磨集論》與《俱舍論》為《上下部對法》:
《阿毗達磨集論》也是無著菩薩所造,又名《上部對法》。它是從大乘共通宗義的角度,解釋了五蘊、四諦、三藏、修道的補特伽羅等諸法的名相。《俱舍論》是世親菩薩造的,又名《下部對法》,主要是從有部宗的角度,解釋了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二根乃至靜慮等諸法名相的內涵。

4.《律經根本文》闡釋如何受持與守護戒律:
《律經根本文》尚無漢譯本,是功德光論師所造的。它將律典中的內涵編排為三個部分:第一個是未得戒者如何才能受戒;第二個是已得戒律者如何守護;第三個是假設不慎違犯,應如何懺悔還淨。

5.《經莊嚴論》與《寶性論》為天書:
《經莊嚴論》與《寶性論》,皆為至尊彌勒造的,慈氏五論之一。前者引用了許多佛經,廣泛開示道的扼要。後者從中觀宗的角度抉擇心無諦實,闡釋了心之上的空性即是如來藏,所以一切眾生皆可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