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許自己不懂,才肯依師學佛

1.師父說我們沒有真的懂:
我們的情緒、起心動念,以及我們的知見,無非都在錯誤的認識當中。今天我們看了一本書,佛告訴我們這樣,啊,懂了、懂了!我真的懂了嗎?沒有,沒有!然後我們是懂了一些什麼?就是懂了我們對這一個文字的概念,這個概念不一定是佛要指給我們看的。

2.我們自己卻覺得自己懂了:
會不會在很多同學中間,有一種自己懂了的感覺呢? 如果懂了的話,師父說我們對文字的一個概念──是不是真的懂了?懂了的層次有多深?如果前邊學了很多遍懂了的話,這一遍學是不是發現了一些沒懂的?在以前懂了的過程中,現在又發現沒懂的,那以前的懂了到底是不是懂了呢?

3.承許自己不懂才是正常的:
我們不願承許自己不懂,是因為我愛執在作祟。事實上,我們處於無明之中,來學佛正是因為自己不懂。而學習就是從不懂到懂的過程,本來就允許有錯誤。所以承許自己不懂才是正常的。你能承許自己不懂,才肯依師,才能放下自己的知見,真正去學佛,而不是學我。

4.抱持「病想」,不斷深入學習:
承許自己不懂,最重要的是始終抱持「病想」,並保持一顆想要不斷深入學習的心。透過一次次的學習,把看似別別無關的法義串連起來交相印證比對,領悟更深入的內涵。然後你還要將你聞思修所得與善知識反覆確認,確定自己已經懂了的地方,發現自己尚未懂得之處。進而策發自己的希求心與善法欲,更深進地學習。

5.要生生世世這樣學下去:
所以每次朝前走,都會發現過去沒有看到的風景,雖然這一本論我們學二十年,但其實要生生世世這樣學下去。它的內容之廣博、之深刻!它涵蓋五大論,甚至是佛所說的經典都可以攝為這三主要道,它是非常廣博而深邃的一本論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