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行的下腳處:
一開始修行不能閉門造車,要廣學多聞;廣學多聞之後,不能不善巧,要結合自己的內心來修行。沒懂那麼多,怎麼修行呢?隨分隨力!你懂了的這些,也可以修行。那麼跟周圍的環境學習的話,會聽到很多很多的概念,怎麼辦?接受好的概念,去改掉壞的毛病,不是照單全收。
2.選擇不同的方向,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我們待人接物,還有我們看待很多事情,要從一個大家都在改善、有希望的角度,接受好的概念,儘量地把那個壞的漸漸地淨化,這是我們做得到的。如果能夠做到了,一切都慢慢改善;如果做不到,我們就始終停滯在那個抱怨、我慢的錯誤的階段。
3.養成羅列清單的習慣:
暇身如此珍貴,一定要斤斤計較,將其用於對無限生命最有利的事上,故而要養成羅列清單的習慣。羅列清單不僅能幫我們分清輕重緩急,善用時間,還可以讓我們在忙亂中停下腳步,省察三業的趣向。然後睡前還要透過清單,回顧總結,隨喜善業,懺悔、對治惡業,完成一天的修行。
4.包容不同觀點,擇其善者而從之:
修要的起點,就是跟周圍的環境隨分隨力地學習。過程中,要以開放、積極的心態去看待不同的想法,因為各自的業力、緣起本就不一樣。能夠去包容、學習不同的觀點,才能感受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勃勃生機。但具體到自己的吸收、學習時,則要有所簡別,要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能有毒無毒一律照單全收。
5.從大家都在改善、有希望的角度看待問題:
對境苦受發生時,我們若以抱怨對待,不僅於事無補,反而會增長憍慢、造很多惡業,甚至引出眾人無始以來的抱怨習氣,不會讓家庭或者事業、團體走得更好。但若能靜下心來,從有希望的角度去觀察,進而以正面、積極的方式去改善問題,事情就會有所轉機,就會發現其實溫暖與幸福就在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