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9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1.聽聞前,要準備好一個大乘的發心:
研討《廣論》之前要準備好一個大乘的發心——為利無窮無盡的有情,我們必須去希求無上菩提。如果我們能夠認真策動自己用這樣一個目標所攝持的殊勝發心去聽聞,那麼生生世世我們每一節課積累的福德,猶如一滴水融進了大海是沒有窮盡的。

2. 預先聽帶、觀照三業:
善知識再再提醒我們聞法前要先做準備。首先,要把師父的帶子多聽幾遍。其次,要觀察自己的身體在做什麼,心在想什麼,收攝三業,端正動機。不僅是聞法,在日常生活中,善知識也會時時提醒、有意訓練我們做好前行準備。「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有善知識的指導,我們就很容易成功。

3. 真正講修行,一定要跟教理行持相應:
真正講修行的,不單單是嘴巴上面空講,一定要跟教的道理,你跟它行持相應。所以通常瑜伽分成境、行、理、果,就是說什麼境界我們所對的,那麼你怎麼去行持,根據什麼道理,產生什麼結果等等,一定的。等到你修行到什麼程度,那麼你就有什麼的結果,一步一步,不是單單講一個空話。

4.今勤瑜伽多寡聞,廣聞不善於修要:
「今勤瑜伽多寡聞,廣聞不善於修要,觀視佛語多片眼,復乏理辯教義力。」我們學、修時常常會有偏向,卻又不清楚自己的毛病所在。所以需要善知識全面的引導,把教理學好了,知道標準在哪裡,然後再去行持。在修的時候,單單只有認真是不夠的,還要常常跟善知識印證。善知識引導我們一直往上,我們才不會得少為足。

5.看到緣起,學會感恩、報恩:
我們每一步的成長,都離不開很多人的辛勤付出,可我們卻常常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而善知識會引導我們看到事情的來龍去脈,看到背後的緣起,讓我們飲水思源,體會他人的心意與付出,進而去感恩、報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