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師教誡取捨善惡,歡喜心自然生起

1.「此復若能修習下下,漸於上上增欲得心,聽聞上上而於下下漸欲修行,是最切要。」如果我們能在聽的過程當中,自己如理思惟、觀察,而且隨分隨力去行持。那樣過來的話,你那時候再去回頭一看這兩句話的話,啊!千真萬確。

2.假定你不懂得這個必然的次第,不照著這前面的一步一步地來,你單單在某一個地方,或者修定,或者是乃至於念、或者是拜的話,啊!這個很難得到它的中心最主要的。這個中心主要的就是,要你最快速地成佛。

3.我們在自己的緣起上依師教誡,隨分隨力地造善行。一旦習慣在面對痛苦時,再再以善知識的教誡作為皈依、取捨的標準。取捨正確後,就會發現不但自己變得堅強,生命也變得更為自由,內心便會因此生起歡喜,從而「漸於上上增欲得心。」

4.我們要成佛,必須要透過聞思產生堅固的定解,方能於對境時明現法義,並毫無錯謬地依師教誡修上去。而親近善士、聽聞正法,道次第的起修是從依止法開始的,這是整個道體的根本與基礎。所以要常常緣念善知識的恩德,把善知識迎請到我的頂門和心間。

5.總體道次很重要,前者是因,後者是果。次第猶如階梯,能讓我們一步一步跨上去達到成佛的目標。有了次第,我們可以有一步步慢慢學上去的方法,才不會因成佛的目標過高而心生退怯、放棄。若缺少了道次第的基礎,後面的也修不起來,更無法證得。

6.對圓滿道次引生定解,才能了解經論的宗要就是引導我們快速成佛的。就如拜佛、念佛,即使有所感應,只不過是假證德名,全無所益,一點用處都没有。「故須一種順總佛教,調相續法。此即定為三種寶學,是故論說調伏等三。」戒定慧三學,也就是六度四攝,前面是後面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