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2 等心悲憫交戰方,勿於戰爭生隨喜

1. 凡夫被無明障覆,對境不應妄加評判:
故事主角之一的勝光王,既不識長者是龍王化現,妄起瞋心,引來殺身之禍;又渾然不知漫天花雨背後可怕的因緣⋯⋯從頭到尾無法真正看清背後的來龍去脈。同樣,我們置身林林總總的事項當中,認為自己已眼見為實,卻常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對境切不可以自身有限、顛倒的認知妄加判斷,隨便造作身語意業。

2. 隨時回報、請益,發願成就一切智智:
對待事情,我們只能看到表相,看不到後面錯綜複雜的緣起。而佛陀已經成就一切智智,哪怕將三千大千世界化為微塵,隨取一粒,都能說出其來源。所以我們要看到自己的無明,並如龍王與勝光王一樣,對佛陀化現的善知識具足信心,隨時回報、請益,依教奉行。同時,也要發願能夠透過造集善業,最終成辦一切智智,了知一切微細的因緣。

3. 不應以暴制暴,學習佛陀悲憫暴惡有情:
勝光王瞋恨心重,動輒殺人洩憤;龍王部下更是一念報復心起,就要滅掉整個舍衛國。然而,佛陀對他們沒有絲毫的反感、排斥,而是懷著深深的慈憫之心慢慢教化,令其改過遷善。因此,面對暴惡有情,我們應該摒棄世間以暴制暴的做法,效學佛陀,悲憫他們無知造罪,進而發起菩提心,發願以佛法度化他們。

4. 面對對立爭端,採用佛陀立場:
面對戰爭更是如此,我們不清楚其後錯綜複雜的緣起,更看不到宿世的因果,卻習慣用世間的觀點來判斷孰對孰錯。但對於戰爭,哪怕只是一念隨喜,就可能捲入可怕的共業之中。所以一定要謹守三業,不要自作、教他、見作隨喜,與是是非非的惡業攪在一起,也不要選邊站。而要堅定地站在上師三寶的這一邊,以平等、悲憫心利益一切如母有情,為他們誦經迴向。乃至如釋迦族人一樣,在遭遇琉璃光王的入侵時,嚴持戒律,寧捨生命也不殺生。

5. 在最極黑暗時代,造集最白淨善業:
戰事等種種災難,來自於煩惱惡業。所以,要遠離這些痛苦,就要生生世世追隨守護、教導我們的師長,精勤地聞思修,深信業果,持守戒律、利益有情。進一步透過學習止觀,以空性的慧劍斬斷煩惱,終結生死輪迴,徹斷自他的痛苦災難。總之,在最極黑暗的時代,我們一定要依止善知識,努力造集最白淨的善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