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6 依師學習易行善的好心情

1. 學習師長教誡,提升生活的幸福指數:
我們如果身處和諧感恩的環境,幸福指數就高;反之,周邊的人事物都是緊張對立、充滿誤會,那身心就很辛苦。所以我們要親近善士聽聞正法,更要不斷地串習,直到對境能起現行、派上用場。師長希望提升我們生活的幸福指數和質量,最終離苦得樂,所以聽法後能夠改變生命是關鍵。

2. 氣頭上就習慣超越底線傷害對方,一輩子都痛苦:
生氣,漢族人叫「發火了」,藏文是「起風了」。生氣時,我們的心處在一個非常動盪的狀況,會口不擇言,往往容易超越底線的傷害對方,這樣的習慣會讓我們痛苦一輩子。爭吵中,雙方都覺得自己是對的,都希望取得勝利,要求對方退讓。其實重點不是對方有沒有錯,而是我們要不要改變生命。

3. 凡夫的經驗跟佛陀指出的方向是相反的:
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性和長遠性,不僅僅關乎到兩個人、一個家庭,甚至一個家族。世間也教眾生遇事要忍,但是往往只是把情緒壓下去,久了以後就像儲藏彈藥庫,會絕地大反攻,一起算總賬。我們經常「得理不饒人」,甚至過分的「沒理也不饒人」。我們在世間的經驗和師長指出的方向往往是相反的;學會佛陀教我們的忍、寬容以後,自己就會有好心情。

4. 學會了忍和寬容,就有容易造善業的好心情:
在家中起衝突的時候,「以打報打、以罵報罵」是菩薩戒所不允許的。而且我們大部分的唇槍舌戰,無非就是一團糊在那裡攪,還非要爭個贏。我們在學習佛法後應該自己先轉心、平靜,再觀待因緣善待對方;學會了佛陀教我們的忍和寬容後,就會有好心情,也更容易造善業。

5. 兩端的戰事多半是因為想獲得對方的理解而引起的:
女眾習慣在需求關心時就把話反著講,所以常常一開口就成為戰爭的訊號;而男眾又往往如言而取,感覺被不公正的委屈,然後戰爭就開始了。
雖然都想得到被理解,結果卻相互傷害。所以女眾要練習少講反話,多表達自己真實的心情;男眾要練習觀待因緣有些話反著聽,也可以學習佛陀在經典上的叮嚀:多給太太送禮物。
把柔和的語言當作一個必要的修為,因為世界和平一定是先從家裡熄滅戰爭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