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面對自己沒有能力做的事,通常有兩種態度:
「諸現未能實進止者」,面對超越自身能力的事情,我們有時會放棄和排斥。即便克服了抗拒心,也會呈現兩種情況。比較樂觀的一種,是努力祈求,同時依靠同行的力量,一點一點突破。另一種就是,當難度特別大,例如面對學習五部大論完全聽不懂等狀況,就可能引發無奈之感。
2. 對於我們做不到的事情,分四種情況:
對於做不到的事情,可以分四種狀況:想做也應該做的,就歡喜趣入;想做卻不應該做的,就應努力克制自己不要去做;不想做卻應該做的,則要盡力以長遠、全局性的眼光,發現其價值與勝利,策發好樂心,然後祈求三寶加持,依靠同行善友的策勵,努力趣入;不想做也不應該做的,自然就是棄捨不做。
3. 能否趣入「不想做卻應該做」的事,取決於兩個因素:
對於「不想做卻應該做」的事,兩個因素之間的抗衡,決定了我們是否能夠趣入:其一是這件事情本身的困難程度,其二是其所具有的價值。如果這件事至關重要,又無需花太大力氣,我們通常會選擇趣入。但若其困難程度遠大於我們所能認識到的價值,我們就可能望而卻步。此時需要加深加廣自己的認知、充分了解其價值,才能策發出足夠的動力迎難而上。
4. 學習道次第中的難點:
「諸現能修者即當修習」,找到當下相應一步,繼而每一步都要走得正確,極不容易。若對總體道次的價值缺乏足夠的認識,很容易修到中路就前行乏力。向善知識確認時,更會發現自己一無是處,產生強烈的挫敗感。能與之對抗的力量,源自對道次第總體價值的深入認識,以及對善知識的信心。認識越深入、全面,信心越堅定,前行的力量就會越強、越持久。
5. 巧用世間「擅長」之處,積累資糧:
成佛要淨除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所以不能只專注於自己擅長的領域,但也不一定自己擅長的領域全然無用,關鍵在於其是否符順於道次第。若能以符順道次第的發心善巧攝持,即便是世間的專長也可用於供養承事三寶,成為在道次第上升進的資糧,比如善於做飯的人,可以烹飪美食來供養三寶;精通修理的人,可以幫助僧團、法人修理各種器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