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藏佛教起源於文成公主入藏,與漢傳佛法有著淵遠關連:
*西藏佛教是從雄才大略的松贊岡布王開始發展,「唐太宗的公主文成公主,就嫁給那個松贊岡布王。」「在很多很多西藏人的心中,文成公主像佛菩薩一樣,因為她把大量的佛法帶給了西藏。」
*「文成公主帶到西藏的釋迦佛十二歲的等身像,大家都知道,宗大師對他獻過五佛冠,把他變成了報身佛的裝飾。」「希望直至輪迴的盡頭之間,眾生的福田能夠永遠堅固地存在,宗大師是為了這樣一個緣起而供的。」
2. 藏文脫胎於梵文,翻譯上具種種方便:
松贊岡布王特別派一個大臣「把印度那個母語,經過了他自己的認識以後,適應西藏,造了那個藏文。所以這個藏文雖然跟梵文是不一樣,但是脫胎於梵文。」「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它翻譯過去,它有種種的方便。」
3. 禮佛祈求領受萬古慈悲,成為永恆的記憶:
善知識在大昭寺看到文成公主帶到西藏的釋迦牟尼佛十二歲的等身像時,「那一刻,彷彿時光靜止,平常非常地威嚴。⋯⋯當時我也學著仁波切,把頭靠在釋迦佛的膝上祈求。那一刻彷彿萬籟俱寂,好像一個流浪的孩兒,靠在慈父的膝上。只有佛陀萬古的慈悲,充滿我的心,充滿著宇宙。雖然時間不長,但卻在記憶中永恆!」
4. 善知識勇悍地穿越我們無知的黑暗,把《廣論》送到我們面前:
*「大家可能覺得這是一部深奧的佛教專著,要花下血本的時間才能夠學懂,通常都怖畏它的深度和學習時間的長度,所以大家都學著學著就沒有心力了。」
*師父是在「大家都不知道宗大師的名字,也不了解《菩提道次第廣論》,在這種狀態下他一個人,一次又一次地講、一次又一次地講,經歷了多少失敗。在面對我們無知的曠野,他沒有任何的怖畏心,一直這樣單槍匹馬地穿越我們這片無知的黑暗。」
5. 發願深入語言,精準理解佛法,為廣弘聖教盡心力:
「熟悉一個語言、沿著這個語言理解佛法,這樣的深度和精確度,實際上是一件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我們寺院的很多法師也都非常非常地努力,希望藉借著自己的努力,能把宗大師的教法更廣泛、更深刻地用漢文自利利他吧,傳遞給很多很多對宗大師教法很有信心的,乃至世界各地各種語系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