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佛菩薩的教言若起偏執,就會「執指為月」:
*佛菩薩的經論是很圓滿的,但是,「以我們凡夫、普通人去看的話我們不懂,我們不懂的!文字會懂,內容不懂,而且往往由於我們的偏見,我們往往會執著自以為懂了,結果害了,結果害了!」
*「『執指為月』――欸,有一個善知識指給你看月亮,結果你看不見月亮,拿他那個手指做月亮;就是沒有人深刻地說明的話,內涵我們不知道。」
2. 每個人依各自的修行習慣而有所偏執:
*「就是有習氣呀!說根性,大家都會有自己的偏執。」「會執著為自以為懂了,結果害了!」
*譬如:「有的人認為修行就是打坐,……整本《廣論》直接從〈奢摩他〉入,前面都沒有看」、「還有的人就是比較相應〈念死無常〉」、「很多時候會忽略發菩提心……,甚至會忽略如何能夠正確地走大乘的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修行的習慣。」
3. 想要究竟地離苦得樂,必須尋求具圓滿傳承的善知識:
*「要究竟地離苦得樂,我們不可能片面地去了解一些離苦得樂的法,然後拿那些片面的來修。」
*在我們有偏執的「這種狀態下,我們怎麼辦呢?我們就真的非常需要一位善知識――師父說這善知識有條件的――為我們講解全圓的道次第。」
4. 龍猛、無著菩薩解釋佛陀的密意,用正法莊嚴染汙的世間:
*「因為我們種種偏執,所以非常非常需要大善知識詳盡地為我們講――其實就是傳承。這個講解,他為什麼是有條件的?他就必須依照佛陀的密意那樣去講解,不依照自己的感受或者自己的揣測,他完全是依照佛陀的本懷去解釋的。」
*龍猛、無著菩薩「把這殊勝的教授造種種的解釋,把裡邊的深刻的、秘密的意趣,來教化我們這個眾生。因為得到了這個佛法的教化,然後呢這個世間才能夠轉染為淨,這個才是真的莊嚴,真的莊嚴!……所以他『名稱遍揚於三地』。」
5. 世出世間對師承都非常重視:
*「不要說佛法,世間學問也是如此,……就世間學問來說,師傅也不僅僅教你一個手工怎麼去做,他會教導你的志向、教導你的人品。」
*「世間的學問如是,出世間的都是這樣的,現在也是很重視師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