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0168 學習重點 ― 「欲」令暇身不唐捐 (2023/07/05)

1. 要想離開偏執和無明的束縛,必須具有妙慧力:
「普通一般人都為這個錯誤的無明所縛,現在呢,凡是不被這個所縛的,他需要什麼條件呢?能夠辨別善惡的妙慧力,……是要真正地辨別善跟惡。那麼這個善惡也有個特點喔!如果做了這件事情,將來果報好的叫作善,將來果報惡的叫作惡,這個是佛法當中,不是眼前看好壞,後面有它的深細的內涵。」「要能夠具足這種的妙慧力量,這個妙慧就不容易了,妙慧通常就是對空性、緣起空有正確的認識,那才能夠離開上面這個偏執、這個束縛。」

2. 妙慧力是辨別善惡的智慧,它和好腦筋不一樣:
*「在解釋這個『妙慧力』。師父提出了一個『好腦筋』,說:『我們不是沒有腦筋,也有很好腦筋的人,可是我們的好腦筋都用在壞的地方去了。』想歪的事情想得靈光,接著師父說了幾個字:『但是不能算是智慧。』區分了琢磨事情琢磨得很靈光,和這個慧力是有差別的,不算是智慧。」
*「此處說要具的妙慧力,就是要真正地能夠辨別正確的和非正確的,就是善和惡。」

3. 種善因得樂果,種惡因得苦果:
*「佛法當中,不是眼前看好壞,後面有它的深細的內涵。」
*「師父在這善惡裡面解釋了一下,說:『如果做了這件事情,將來果報好的叫作善,將來果報惡的叫作惡。』那麼將來的果報好是什麼?感生樂果。果報惡是什麼?感生苦果。」
* 「我眼前可以做得很好看,但是將來如果不好的話,那還是不要做。」
* 「師父又往下開演:那什麼事情能夠保證眼前也好、將來也好,要做這樣的事情呢?就是要從意樂上,還有自己的行為上開始注意。」

4. 真正想要修行有收穫的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那三個條件對吧!『不被上面這種偏執暗所覆蓋』,還要具有什麼力量了?『辨別善惡殊勝智慧力量』。夠不夠?不夠!說:『雖然有這個辨別的力量,但是呢他心裡沒有好樂之心,沒有用!』師父說:沒有用!還要有一種好樂、歡喜的心。」
*「為什麼還要有好樂之心?其實這好樂之心師父在解釋『欲』,『欲令暇身不唐捐』的欲,把它解釋成一種歡喜心,一種好樂和歡喜的感覺,想要這個暇身不唐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