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行解並重,結果有人把它做反了:
*「雖然我們說的時候:『啊,我們是要行解並重啊!』結果呢?妙咧!既然行解並重的話,行在解處,依講的了解了照著去做。現在你講完了半天,說:『啊,現在好了,我們要去修行了,這個不要了。』跑到那兒去,那不是有問題嗎?」
2. 修行時棄捨聞思的所緣,是大險處:
*行解並重,「就是聽完了,聞到聞所成慧,自己用自己的力量再把聞到聞所成慧……經過思考,變成思到思所成慧,然後再把這個思所成慧用修力把它修,從思所成慧到修所成慧。」
*「那實際上我們現行變成什麼了?就是現在講了半天,說:『好啊,那我去修行!』修行的時候,我們聽的那個所緣、思的那個所緣都不要了,然後跑到哪兒去了?自己另外又找個地方,找一個所緣去修行了。」
3. 無法信解經論是唯一最勝教授,會棄捨經論:
*「對廣大的佛語釋論所有的義理,要能授與決定信解,信解它是修行心要的唯一的教授。……要修的話,你就只有照著經論修,沒有其他的路。可是他沒有辦法產生這樣的決定信解,就變成那除了經論之外還有其他路」。
*「更可怕的是:他不但如此,注意!他還『唯應棄捨』……應該他棄捨了經論。那麼,為什麼他會棄捨經論呢?因為他聽了錯誤的口訣教授」。「對於廣大的經典他沒有視為是唯一最勝的教授,所以他依止、信任了這樣錯誤的口訣,就會完全地錯誤。」
4. 緊隨善知識的教授,結合自身相續聞思修經論,才能獲得佛陀密意:
佛陀功德圓滿,教化眾生的方式活潑、多元;成道之後,在不同時間、地點示現為眾生講八萬四千法門,為的就是利益不同根器的有情。同樣的,歷代祖師們也廣學經論,依照聞思修次第結合自身相續,引導弟子們。因此修學佛法不能只是累積異類文辭,或是我行我素地用自己的那一套,一定要緊緊跟隨佛語教授、善知識的引導,行解並重,聞思修次第前後連貫,跟自身的相續做結合,並反覆跟善知識確定。修行若是跟自己的聞思修別別無關,那是無法了知佛陀密意、獲得種種佛經上説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