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0463 學習重點—此語即是極大可觀察處(二) (2025/05/14)

1. 要把握住圓滿的道體:
*沒有把握住圓滿的道體,「聽法沒有聽全,聽得非常局部;甚至有的是聽了局部就以為局部是全面的,聽了差別就認為兩者是矛盾的。沒有去做更細部地研習,或者做更廣大、深邃的這種聽聞。那這一步要是沒有的話,修持的證驗更是談不到。」
*把握住圓滿的道體,「一定要對教法沿著清淨的傳承教授去聽聞、去思惟、去辯論。」

2. 透由辯論,深度思惟法義:
辯論是「對一個主題冥思苦想二十天,然後找各路人馬來討論,對吧?還要把過去祖師的觀點,從《攝類學》的到《因類學》的、到《心類學》的、到《現觀》的、到《中觀》的,甚至到《俱舍》全部連起來,看看在各本經論中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包括對業果的看法,那空性就討論更多。」

3. 全圓道次第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我們去證的時候,要證最圓滿究竟的佛果,因為那所有的教典就通向佛果,成佛他的心要和所知一樣大,所以缺了之後你是沒法成佛的。」
*「既要了解是一切聖教,又要知道這一切聖教達到頂峰上前面的道次第,它要環環相扣,一個挨一個、一個挨一個,缺一環都不行。缺一環都不行,才能夠一切都需要。⋯⋯從任何一個地方拉起來,都拉到一個全圓,這樣的一個見地,在我們心中應該像光明一樣吧!遍照這些經典。」

4. 有所偏執,佛法就無法圓滿傳承下去:
*「佛法傳承到某一部分人,某一部分人就把某一部分丟了,他就要他喜歡的。他認為他現在用不上,他修不了那麼高,他就覺得不需要,然後他就不傳,那慢慢佛法就都被大家丟完了!」
*「不聽佛說的法,⋯⋯看到一點就趕快去修,好像很精進的樣子,可是忽略了聽聞;忽略了聽聞的話,那思惟也差不多就沒了,⋯⋯因為你思的一定是你聽的,你修的一定是你思的。」

5. 感恩並效學阿底峽尊者:
*阿底峽尊者「把一切的教典都攝持起來,所以我們今天才能夠學到清淨圓滿教法的傳承,才有這個傳承到今天,就是因為這個深恩!」
*「聽完之後,還要能夠什麼?四方道攝持,要獲得這樣的見地。這樣的見地獲得了之後,才能在行持上走清淨圓滿的,甚至是快速的成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