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8 效學大師次第持戒,淨化自己活在當下

1.修行次第一點都不能錯:
一定要自己有了厭離心,進一步策發菩提心,然後再繼續下去。所以大師就是個典型的例子,他由於這個次第很明白、很清楚,所以他絕對不會說:「啊,這個出離心是小乘的,所以小乘戒不管。」他對小乘戒守得這麼嚴密啊,那一點都不能錯!然後在這個上面才能夠建立菩薩戒,然後再,密乘更是如此。

2.不要被莫名其妙的事情所騙:
師父說:「不要被眼前莫名其妙的這種事情所騙」,「莫名其妙」的這一點,應該主要是指對戒律的看法,可以理解為對於戒律胡亂地解釋,比如說他自詡為學大乘的,認為出離心是小乘的,所以小乘戒不管;還有那種沒有在持戒的行為,說:密乘好啊,又吃酒、又吃肉這種看法。事實上,密法是在出離心、菩提心的基礎上,還要學習空性,所以密乘戒是要求地非常非常嚴格、越來越精細的,不是到上面反而拋棄戒律,不是這樣的!

3.尋覓持戒善知識,跟他學到律己:
修學佛法尋覓善知識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善知識最基本的一個德相,就是他對戒律的持守。因為戒律是軌成出離之道,我們才能夠學到律己呀!戒律最基本的精神就是律己,然後降伏煩惱得到清涼啊!如果連這個基本功都沒有的話,我們靠近他是不會得到利益的。我們尋覓善知識有範本可以依靠,就像阿底峽尊者示現的這樣。

4.學佛最基本的,就是淨化自己:
師父給我們介紹《阿底峽尊者傳》,就用這麼短的時間強調戒律的重要性——從阿底峽尊者的示現,到我們學佛最基本的就是一定要學會拿這個佛法的標準來衡量自己、來律己,先淨化自己。淨化自己就是淨化煩惱,也包括淨化我們一直要管別人的習慣。如果一直上手就要說別人、批評別人、以法繩人,並且很少是懷著慈悲心,多半都是懷著瞋心、慢心、很多各式各樣的心,容易鬥諍堅固,這會讓我們造很多墮落的業。

5. 活在當下,學會習慣性地內觀三業:
如何能夠看到美好的東西?要把一直在看外面的目光,先移回來注視自己在說什麼、想什麼,甚至看一看自己的表情。因為我們這一輩子最大的陌生人就是自己了,眼睛長在外面、嘴一輩子都說別人,沒法跟真實的自己相遇。所以學佛最起碼的要求,就是要學會習慣性地看自己,就是所謂的「活在當下」,自己的身、語、意正在造什麼業自己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