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效學善知識,珍惜學習的時光:
「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還是非常珍惜這樣的時刻!」比對上師珍惜研討的心情,會發現自己無法珍惜此刻。分析背後的原因,皆因我沒有念死、不提正念,故而常以世間方便當藉口。但看到落差應該要高興,因為這之間的差距就是我要學習之處。有了目標,按照次第,我就可以一步一步走上去。
2.修行要常常思惟三個問題:
我們為什麼要修行呢?是什麼理由推動著我們一定要修行呢?那麼如何修行?在修行過程中的對和錯、結果、驗證等等,這些都要聽聞教典,在理論上先瞭解,然後再付諸實踐。所以正確的應該是聽聞了之後,進一步瞭解了,把所了解的接著去驗證,這才是我們聽聞的目的。
3.建立、驗證、提持正知正念:
修行人最重要的就是正知見,而我們所學就是幫我們建立正知見。所以,我們聽聞後,第一步要先確認自己聽得正不正確。得到正知見以後,以這個正知見的標準去檢視我心續的狀態,即能驗證我是否具備正確的了解,以及能否以經典上面所說的去行持。若我們能隨時提持正知正念,所造集的就都是善業,自然就不用擔心未來。
4.修行一旦搞錯,法鏡外照,就跨不上去:
我們聽聞了很多非常高的標準,應該要拿來期許自己,並策勵自己當下努力前行,而不是拿去要求別人。否則就會變成自己在心裡眼界特別高,拿這樣的標準去看待別人與外境,法鏡外照,生起慢心,跟境界不相容,乃至觀過念怨,產生痛苦。
5.修行最重要的是向內調伏:
所以修行最重要的是「向內調伏」——把聽聞來的道理、見解拿來比對自心、向內調伏。那麼對待他人,要用一個非常恭敬的、寬容的心態,去面對人生的種種。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就不會扭曲了聽聞的目標,在聽聞之後能夠如法而行,我們的生命才能離苦得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