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破除經驗邪宗,依持佛陀正宗:
在教育學生的過程當中,教育者常會以自身經驗給學生貼標籤,認為其劣根性無法改變。此時,應先反問自己是否為可澈見真實的那人?既然不是,應依循佛陀的正宗,確認每個人都是有佛性的。而我們想要修得出離心、菩提心的時間可能要更久,再回來看眼前的學生,就會給對方更多時間、空間成長,因而能棄捨由經驗堆砌出的邪宗。
2. 絕望中須依善士善友:
當教育者認為已用盡各種方法,山窮水盡疑無路時,應倚靠善士指引、尋求善友協助。善知識在生死輪迴中,生生世世把我們找回來,沒有一刻棄捨;另外同行也可能找到應機辦法,讀懂學生的心,使學生與自己化解對立的心。在尋求協助後,往往能收獲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因而重新對學生懷抱希望,破除內心絕望。
3. 用正理摧毀絶望:
教育者內心的絕望,往往是來自心中的我愛執、無明,以及各種雜染的判斷,此時要去找出內心邪宗的依據,並依照佛菩薩的聖言來破除邪宗。由於佛菩薩的判斷是無染、無自性的自然流露,因而能澈見真實情況,引領著我們看見孩子的無限希望。一旦找到絕望的正對治理路,便可以將絕望徹底摧毀。
4. 依聖言量,從根本摧毀絕望理路:
教育者內心的絕望感,往往是透由極短時的經驗與感受,以自身無明、染污之心判斷出的結果,此時應與佛菩薩清淨、無欺誑、能澈見真實之聖言量作比較。教育者若能依之,便可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看見學生的希望,而從根本上摧毀絕望的理路。
5. 老師不絕望,孩子有希望:
教育者一定要依據佛菩薩的正理,對於眼前的每一位學生或孩子恆常抱持希望,認為每個人皆能成佛,相信每一顆心都可以改變;再者,善知識多生多劫把我們找回來,我們因而能從過去的本性難移,到今日的向善向上。教育者若能將此理路深植於心,就能漸漸遠離絕望;老師不絕望,孩子便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