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0 廣論總攝佛語扼要,殷重發心方能相應

1.殷重發心專勵聽,才能與《廣論》相應:
學法前一定要做好聽聞前行、調整發心。大師的造論宗旨是以大乘發心趣向佛地,所以一定要以清淨動機去聽聞,才能與大師心意相應,才會覺得其中的每一個法類都是為我宣說的,可以從中找到著力點,循序漸進地達到最後成佛的目的,得到其最大的饒益。

2. 發心是要一直練習下去的:
善知識不斷提醒發心的重要,對此,我們若生起煩躁、排斥、不歡喜的心,就會影響後續的聽聞。因為法從恭敬中求,一開始就不恭敬,後面能聽到什麼?事實上,發心是要一直練習下去的,我們要殷重執持善知識的教誡,不斷練習,直到能在一切時處自然提持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發心。

3. 《廣論》遍攝龍猛無著二大車軌:
三藏十二部要義非常深廣,後世眾生根器低劣,無法了解佛陀說法時的密意與因緣,就不能如言而取。因此佛陀授記龍猛、無著二大車軌,依照他們的解釋,就能趣入佛陀的密意,安穩、速疾地趣往佛地。而《廣論》遍攝二大車軌,因此是想求得一切遍智果位的勝士夫所應依循之處。

4.以三士道的軌範、次第聞思修:
學佛是以大乘發心求一切遍智的果位,應在因地上遵循三士道的方法、軌範、次第來聞思修。比如下士道的皈依戒,中士道的攝律儀戒,上士道的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等都是為了引導我們捨惡求善,朝向佛菩薩的境界。因此我們要依次第循序漸進,策勵自己成為士夫,而非只尋求現世安樂、名聞利養或自利解脫的普通小人。一旦我們按照次第,把該修行的所有內涵放入一切行持之中,無所缺少,就能在修行的高速路上快速前進,速達佛地。

5.善知識應機說法,以寬廣理路自利利他:
上師很用心地引導我們學習師父在新、舊版手抄裡所詮的《廣論》內涵,不僅幫助我們看到師父深廣如海的智慧,也讓我們學習到更寬廣的理路和不同的思惟角度,讓我們更能相應、轉動心意。學習廣博的理路後,不僅能饒益自己,也可以善用理路真實地饒益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