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8 了知殊勝生敬信,勝解作意得加持

1. 妙音笑大師為法殊勝做科判:
對「為於教授起敬重故開示其法殊勝」,妙音笑大師做了科判,把它分作三科。第一科就是「辨識法者」。在此處「法」就是指「此教授基論,謂《菩提道炬》」。第二科分成三個殊勝,「宣說具有圓滿、易於受持、派軌殊勝三法」。第三科是「宣說具足四種殊勝」。有了科判,我們就很容易把這一篇貫通。

2. 《廣論》以三士道次第調心,更易受持:
「調心次第故易於受持」,這個易於受持,仁波切說是很容易行持的意思——主要是指「調心」的方便,以三士道的「次第」來調心,先以下士道,再以中士道,漸次引導,然後就進入不共上士道,很容易受持。任何論典它的內容都是圓滿的,然而一旦涉及到行持的時候,就很難有比《廣論》更容易行持的。

3. 加持源自信心,信心是修出來的:
「大乘功德生多生少,皆依尊重乃能生起。」我們對善知識有信心,就能得到加持,進道的速度就會快。但是信心不是天生的,是修出來的。所以要常常思惟善知識的功德及對我們的說法恩、加持心相續恩、以財物攝受為眷屬恩等,對其勝解作意,盡全力把善知識想到最好。若能視師如佛,就能得到佛的加持,取得殊勝的成就。

4. 特別宣講人法殊勝,幫助學者趣入修行:
法從恭敬中來,如何安立所學的法及追隨的傳承師長們,會直接影響我們後面的學習。所以《廣論》剛開始就特別講人殊勝和法殊勝,幫助我們趣入修行。我們透過善知識的教導,知道了人、法殊勝,還要不斷思惟串習,觀功念恩,直至生起堅固的信心、恭敬心和殷重心。

5. 抓住總別綱要深入,依師教導循序而修:
眾生處處著,常「見樹不見林」、總別不分,就容易迷失方向。所以一定要依靠善知識引導大的方向,先抓住總綱,再深入別的。在此基礎上,還要依著次第,檢查自己的所處位置,一步步展開。如果逾越次第,一開始從聽聞軌理、依師及持戒等等的基礎都沒做好,後面就很難走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