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0 破邪顯正立志向,歡喜紮實走大乘

1. 修行一開始就建立正確的發心習慣:
對於發心,我們的現行往往是麻木,覺得不重要,其結果,就如平時浮浮泛泛的學生,等到大考臨近才臨時抱佛腳,只能悔之晚矣。但若能在修行一開始,就建立發心的正確概念,確立走修習大乘、成佛的宗旨目標,並將其內化為日常行持的一部分,每個階段的學習就能很紮實地步步往上跨。因此師長經常提醒我們要注視發心,策勵我們確立高遠的志向,並在晨起、聽帶、研討等時都注意到自己的發心。

2. 破除自己能力不足無法助人的邪宗:
一開始就要建立「處處地方幫別人忙」的正確觀念,然後還要結合內心,動轉心意,信受奉行。因為幫助別人,我們最終就建立了自己的佛國淨土及菩提眷屬。如果一開始錯誤安立,認為要能力足夠才能幫人,那麼這輩子都很難具足幫助他人的條件與能力。若所有人都這樣思惟,那麼在我遇到困難,求助他人時,也就只能感得別人都覺得沒有能力幫我的果報。

3. 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易生退心過患大:
一開始養成某種習性,後面就會不由自主地被其牽著走,所以左撇子要改用右手非常困難。同樣,小乘行者習慣了以自利為主,即便回小向大,一遇到困難,就會本能地想躲回禪定之中,結果在修行上繞了非常遠的路,耗費了難以想像的時間及心力!正因為習性的力量非常大,所以一開始就要安立大乘發心,提起心力斷惡行善,培養正確的大乘習慣。

4. 一開始培養發心的好習慣最划算:
「由修善不善諸業,諸人即成慣習性,如是雖不特策勵,他世現行猶如夢。」佛陀本生示現的魚王,即使轉生為魚,都能憶起過去生的菩薩誓願,祈雨利益魚群。因此,我們若能從一開始就樹立大乘目標,在一切境界練習、培養捨惡取善的習慣,就能夠走上最划算、最省力、又能找到最美東西那條路。而這條路,是佛陀以智慧為我們抉擇出的最好的路,善知識也是把這樣的路給我們。所以要相信佛菩薩與師長,從一開始就建立大乘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