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做好前行準備,反覆聽帶得語加持:
聞法前,我們必須調整聞法的意樂——爲了自他一切如母有情都能藉由聞法,徹底對治煩惱,究竟離苦得樂。此外,還要做好預習、覆聽師長音檔的準備。聽音檔不同於看手抄,不但可以得到有如現場聽法的語加持,還可以藉著師長的語音,感受他內心承載的華美思想,體會他想帶領我們穿越老死、在湛藍的空性天空自由飛翔的渴望。
2. 對《釋量論》的普遍誤解:
在宗大師之前,藏地學者都認爲《釋量論》等因明學說和世間的理則學差不多,其特色僅限於詞句間的揣度,或是在廣泛剖析外在的知識,沒有可修要旨,即不能拿來修心,更不是開示趣向解脫和一切智的道次第的理論,只是為了令慧力變得稍加猛利,便於趣入其他論典,才需修學此論。因此,大家都認為量論只是參考書、工具書,並非修行所需,甚至連「修行的時候需不需要量論?」這樣的懷疑都不會生起。
3. 大師依理抉擇出《釋量論》修心的稀有價值:
在以訛傳訛之中,宗大師不盲從瞎信,而是以清淨無垢的觀察智,深入探究、剖析《釋量論》的論述內容,依教理理智地抉擇出:《釋量論》以非常清淨的見地,開示了修行的道次第,其理路的辨析不僅能淬煉慧力,更能讓學者獲得甚深定解,是結合修心、開示修持的稀有教典。大師因此對《釋量論》生起不共的猛利信心,每讀此論,總是信毛直豎,涕淚橫流。
4. 大師破邪顯正,全然轉變世人的錯誤看法:
因為不忍眾生愚蒙棄捨《釋量論》這本稀有的正量論典,導致聖教衰微,大師在四十多歲時,破邪顯正,首次在勒普寺對許多具慧的三藏法師,以理路引導出《釋量論》的一切主要所詮,並且把此論排列為道的次第,每一個理路都結合修心而宣說,能夠真實地引領有情脫離生死苦海。當時在場的法師們,聽得無比歡喜、傾心奪意。從此以後,大師就常常講這部論。
5. 師長悲心宣揚量論,弟子念恩發願學習:
宗大師以悲心開顯《釋量論》的稀有價值,數數宣說《釋量論》是開示趣向解脫和一切智的道次第的理論,令世人對《釋量論》的看法全然改觀,恩德澤被百千年後的有情。而師父、老師也是一開始就為我們介紹《釋量論》的正確概念及殊勝處,避免我們繞遠路。在感念善知識說法恩的同時,我們也要勇悍跟隨,好好發願學習《釋量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