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4 菩薩清楚內心法相,為利有情荷擔眾苦

1. 大小乘關於殺生戒律的差別:
殺盜淫妄等本身就是性罪,對小乘行者而言屬於根本罪,絕對不能違犯。大乘人寧捨生命也要護戒,但是為了利他,在大乘發心的攝持下,菩薩律儀會因應特殊對境而有不同的開遮持犯,《瑜伽菩薩戒本》就特別有性罪學習之差別一科。這是大乘戒律和小乘的不同處。

2. 一心一意跟隨佛陀,採得不死甘露藥:
大商主曉得什麼是寶、路怎麼走、遇到困難怎麼解決,因此能帶領大家去海裡採寶。同樣,佛菩薩了知從凡夫到佛地的路徑,並擁有證悟的功德,知曉菩提道上各種功德寳,並能帶我們避開岔路、陷阱及種種危險。我們只要具足信心一心一意跟隨,就能採到不死甘露。

3. 菩薩對境抉擇時,內心法相非常清楚:
佛陀因地為大商主時,為了救度同船其他人及不忍強盜因造殺業而墮落惡趣,經過內心自我交戰,選擇自己殺死強盜,將墮地獄的風險荷擔在自己身上,以平等心救度所有的人。同樣,老師當年以女居士的身份帶領比丘僧團,不僅要捨棄自己出家、閉關修行的心願,還要承受種種的誤會、誹謗與惡意的揣測,但為了利益廣大的僧俗弟子,老師依舊選擇勇悍接班。因此菩薩在對境抉擇時,內心的法相非常清楚,完全是捨己為他,一切的痛苦自己承擔。

4. 依師指導反覆聞思,瞭解開遮取捨的關鍵:
菩薩以利他心攝持,依菩薩戒做取捨,因此即便造殺生等罪業,反而有大功德。但如果內心的法相並不清淨,甚至夾雜很多染汙煩惱,只是讀了少許經典,就以為菩薩殺生有功德,自己亂加開緣,甚至以其當擋箭牌謀求私利,就只有下地獄的份。因此,我們要效學菩薩,就一定要先依循善知識的指導反覆聞思,才能了解開遮取捨的關鍵。

5. 趣入內心行相的前行步驟:
大乘人為了眾生離苦得樂,不論順、逆境都堅持捨己為人,把最苦的事荷擔在自己身上。小乘行者雖也有四無量心,但卻缺乏自己承擔一切有情離苦得樂重擔的增上意樂。而《廣論》等經論對內心法相、立破、開遮取捨等講得清清楚楚。因此我們要了解自己內心的法相,正確抉擇大乘道,就要先把文字弄清楚,然後比對自心衡量、調整。若學了一點經論,反而增長自己的執著,甚至跟人吵得天翻地覆,這跟法相調伏內心煩惱是完全相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