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9 常觀自心嚴謹持戒,效學菩薩自利利他

1. 菩薩戒犯戒與否,關鍵在於內心法相:
為了利益有情,在特殊因緣下,菩薩戒對殺盜淫妄等四重戒都有開緣。因此較之小乘行者,菩薩在對境時,似乎戒律在外相上更為寬鬆,行持的自由度很高。但事實上,菩薩戒是念念持犯,對內心法相的抉擇非常細緻、嚴格,必須以利益眾生的清淨發心攝持三業。若誤判內心法相而行殺盜淫妄,不但沒有功德,反而會破戒造下根本罪。

2.「自己衡量」和「衡量自己」:
菩薩非常清楚自己內心的法相,為了利益眾生,在「自己衡量」和「衡量自己」後,會選擇「睜開眼睛往水裡跳」。所謂「自己衡量」,就是內心要特別清楚,是自己要做決定,而不是把難題推給別人,堆在那裡不處理,然後找種種藉口;而「衡量自己」則是在決斷之後,敢付出這樣的犧牲,去完成這件事情。

3. 必須依據經典和善知識的引導:
無論是「自己衡量」還是「衡量自己」,都存在很多難點,界線和尺度都很難把握。比如,對境抉擇時,必須細緻判斷自己內心到底是自利還是利他。但我們對自心的了解非常粗糙,常常看不清自己的真實想法和見解。即便能夠看清,也容易受自我感受與習氣的牽引,以投「自己習氣」所好的教典、理路來支持自己的想法。所以,無論是「自己衡量」還是「衡量自己」,都必須依據經典和善知識的引導,不能隨順自己的思惟習慣。

4. 以利他為原則,但不一定要硬扛:
利他是菩薩戒的根本精神,但菩薩修學布施也是從黃菜葉開始一步步增上,因此在我們能力不足,自顧無暇時,不一定要硬扛,可以以一種謙卑的態度向別人說明原因。但前提是一定要檢查自己,不能對他人心存觀過、排斥,更不能有一念捨棄對方之心,否則就破了菩薩戒。

5. 常觀自心,嚴謹持戒是根本原則:
無論佛陀在因地中為我們作出怎樣持戒的示範,其目的無非是教給我們嚴謹持戒的精神。菩薩悲心無間,對菩薩戒的持守已經非常任運。但我們還是凡夫,煩惱此起彼伏,因此必須不斷觀察、審視自己的心念,然後按照戒律的學處,嚴謹持戒。所以無論面對怎樣的境界,嚴謹持戒都是我們應該遵從的總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