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6 學習菩薩唯利有情,謹防小乘自利作意

1. 大小乘的差別,關鍵在動機而非行持:
大小乘最大的差別在於動機。小乘的核心動機是「希求獨自寂靜樂」,而大乘菩薩「唯為利樂一切有情」。動機不同,在行持上的開遮就有所不同。小乘急求自利解脫,所以應著重修自我調伏,對於利他的事情少事、少業、少希望住,是名為妙;但大乘菩薩要利益一切有情,就要遍學一切、遍攝一切,如果在利他中「少事、少業、少希望住」,就有可能犯菩薩戒。

2. 大乘一切行持,觀待於利益有情的需要:
菩薩的出離心也非常皎潔,一定要具備小乘行者修道的出世功德。但是否要學習「少事、少業、少希望住」,則觀待於利益有情的需要。只要能夠利益到有情,不論是開展廣大的事業,還是行「少事、少業、少希望住」,菩薩都會去做。所以,重點不是菩薩有沒有「少事、少業、少希望住」,而是有沒有把持住「唯為利樂一切有情」的動機,想辦法去度化有情。

3. 眾生自利作意根深蒂固:
《佛說彌勒大成佛經》提到,彌勒佛成佛時,第一會中九十多億眾證阿羅漢果,而發菩提心者相較少很多,其原因就在於眾生自利作意根深蒂固。即便學習大乘法類,我們的自利之心依舊深植,比如只想學習不想承擔,或是樂簡厭繁,希求個人的清閒自在等等,都是小乘自利作意的現行。所以師長不厭其煩,時時策發我們大乘發心。

4. 面對不同境界,要修的心不一樣:
菩薩的出離心不亞於小乘行者,同時又「唯為利樂一切有情」,所以大乘人面對不同境界,要修的心是不一樣的。自己一個人時,行為一定要檢點、克制,衣食住行都要簡樸,不能以菩薩不應「少事、少業、少希望住」為藉口,縱容自己的貪欲;當利益有情的境界出現時,則絕對不會逃避,在任何情況下「唯為利樂一切有情」,哪怕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5. 牢記宗旨,及時調整:
菩薩「唯為利樂一切有情」,比如老師極度渴望學習五大論,卻為了眾生犧牲了自己的學習機會。而我們的自利作意卻非常任運,在抉擇利他與利己時,往往偏向於利益自己,還以「我現在能力不足,等我學好了再去幫助別人」為藉口。我們的心態決定了我們的路與未來,所以一定要牢記「唯為利樂一切有情」的宗旨,當心的天秤不知不覺偏向自利時,一定要及時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