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調整聽聞的動機,要造作一個菩提心:
*「造作一個菩提心的動機——為了利益無窮無盡的有情,必須證得大覺的佛位;⋯⋯ 必須去了解如何是成佛的因;⋯⋯ 一定要聽聞佛法;佛法詳盡地揭示出一個有情⋯⋯ 慢慢地親近善知識,直到內心中生起第一個道次第,乃至全圓道次第所有的過程。」
*「所以聽聞的時候,要把自己的心從平常一些散亂的所緣中集中起來,就是要全神貫注,⋯⋯我們生命中展現一種純淨、由於聽聞真理而產生愉悅感的時候。」
2. 《廣論》主要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個叫序分,其次正分,最後結分;相當於我們平常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序分當中又分三部分:第一個是『論前歸敬』——歸依跟禮敬;第二個,說明『造論的宗旨』,他為什麼造這個論的;那麼這末了一部分就是『敦勸』,一再地勸我們怎麼樣去聽受,怎麼樣去聽受!」
3.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的漢譯——「敬禮尊重妙音」:
*「『敬禮』就是我們說皈依啦!一心恭敬地禮拜。實際上這個敬禮是通於三業,而真正呢由於意業而形之於身、口的。」
*「『尊重』⋯⋯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叫『姑如』,姑如翻成功我們現在的話叫上師。⋯⋯印度凡是對一個老師的尊稱就叫姑如。」
*「『妙音』呢,就是文殊師利菩薩,普通大乘論所歸敬的都是文殊師利菩薩,論代表智慧。」
4. 「敬禮」的核心應該是恭敬、專注:
「師父解釋了『敬禮』,說是皈依,然後在這裡師父強調說:『一心恭敬地禮拜。』『敬禮』,它的核心應該就是恭敬、專注,所以在這裡邊師父說:『敬禮是通於三業』,三業就是身、口、意,最重要的是那個『意』,你心裡有了,然後才能夠形之於身、口。」「『敬禮尊重妙音』這『敬禮』兩個字,其實應該是有大學問的。」
5. 「敬禮」是一心恭敬地禮拜,而不是只做個樣子:
「我們去寺院,或者去頂禮善知識、頂禮出家人,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到了某一種莊嚴肅穆的場合,我們的三業也隨之變成很恭敬。」「師父講了『敬禮』這兩個字,就是一心恭敬地禮拜,他的內心中是有實際內涵的;由於內心中有恭敬的這個續流,然後才會形之於身、口,而不是只做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