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6 . 十五歲辯敗外道的聰睿少年:
*「尊者是一位東印度的王子,從小就非常非常地聰明」,「在傳記裡寫到尊者十五歲的時候,只聽了一遍《正理滴論》,就把最負盛名的外道辯倒了。」
*「攝二大車善傳流,深見廣行無錯謬,圓滿道心教授藏,敬禮持彼燃燈智。」「阿底峽尊者把深見、廣行傳承圓滿無誤地統攝起來,然後圓滿地傳持下來,所以我們禮敬他!」
0087 . 為尋成佛之道,遠赴金洲求法:
*尊者「多次地啟問本尊、啟問上師:『什麼是迅速成佛的方便?哪一種道能最快成佛?』阿底峽尊者的上師羅睺羅毱多,就跟尊者說要修菩提心。」
*當時「金洲大師是菩提心修法的教主,所以阿底峽尊者萌生了要去金洲那個地方,要到金洲大師的座前聽受菩提心修法全圓教授的想法。」
0088 . 依止金洲大師修學菩提心十二年:
*十二年期間,「金洲大師將總的大乘道體,尤其是大寶菩提心的修心教授,如瓶注瓶地傳授給了阿底峽尊者。」
*阿底峽尊者「用他全部的生命在傳持著這些傳承,才使得現在的我們能夠聽到這個傳承、能夠學到這個傳承。」
0089 . 從心髓裡希求悲智功德:
*「佛法分成大悲跟大智,而佛陀是這圓滿教法的根源。『悲』,圓滿我們的福德――福德它是色身因,色身分什麼?報身和化身;而『智』,是讓那個功德能夠得到圓滿的地步,而不是有漏。智慧就是法身的因,法身包括智慧法身和自性法身。」
*「對於學人來說,在學習的時候都會發現有一種偏向,比如說講智慧的人到後來會有一種偏向;講大悲的話,也會把智慧忽視。」阿底峽尊者把兩個傳承統攝在一身,「是為了校正我們某一方面的缺失,作這樣的示現。」
0090 . 《雜寶藏經・棄老國緣》:恭敬長輩的好處:
*「世尊說:『恭敬年長的長輩會有很大的利益――過去沒有聽過的事能夠聽聞並且了解,美名遠揚,被智者恭敬。』」
*「佛陀說:『不只是今天而已,我在過去無量劫中都恭敬父母及年長者。』」
*「像舍利弗,他在因地當中,在那麼艱難的狀態下,冒犯王法也要孝養自己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