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管起點多低,能修持的現在就要修持:
*「是故應當依善依怙,於其一切正言皆是一數取趣成佛支緣所有道理,令起堅固定解。諸現能修者,即當修習。」
*「不管是自己的能力、慧力、心量、條件任何一方面,能修持的現在就要修持。」
2. 現在修學不來的,不要輕言放棄:
*「諸現未能實進止者,亦不應以自未能趣而為因相,即便棄捨。」
*「不能以現在學不來、修不出來作為理由,就去不學、不背、不修,說:『 我沒有這能力,我不學這個,我沒有這樣的慧力,我沒有這樣的條件!』等等,是不能這樣說的!」
3. 對於現能修的和現未能修的,都能造集一分當下的因:
*「應作是思:願於何時於如是等,由趣遮門現修學耶?」
*「當遇到自己沒有條件、沒有慧力、沒有心量……,什麼都沒有這個時候,而我們遇到了這樣的教法,怎麼辦呢?好好發願!再說一遍――好好發願!就是說:這樣的一個緣起你不要去拒絕它,而應好好發願!這是多麼珍貴的教誡!就是我們完全不會虛度暇身,對於能修的和不能夠現在修起來的,我們都能夠對它造集一分當下的因,它不會空過。」
4. 正確總結,不說洩氣的話:
*言為心之行,言語就是內心的行動。當我們內心這樣想之後,講出去就成了口業。不要因為我們還做不到的就講了一堆洩氣、負面的話,小心這樣的話會負面影響到別人。
*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收穫到很多聽聞、思惟法義的法喜,或者聽到上師三寶的恩德與功德,生起莫名的感動,甚至想要效學,發願成為菩薩,否則你不會堅持學《廣論》那麼久。透過正確、認真、仔細地總結,一定會有很多收穫,一定能看到自己的進步。
5. 現未能修的,念頭要先站穩:
*當我們修不出來、也學不明白時,就應該馬上想:「什麼時候我能夠修持這樣的顯密之道呢?」
*宗大師並沒有要求我們馬上全部都要學會,關鍵在於當下念頭的取捨!念頭要先站穩,先有正確的想法。宗大師教我們先發願,沒有教我們逾越次第,一下子跳到後面,全部立刻學會。只是順著我們的緣起,「盡己所能,隨自己的心量」來決定步伐的大小去努力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