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正知見難得,然具弟子相得善士攝受是最難的:
*「為什麼你會知道應作是思、不能學的都能學了?完全源於正知見!正知見是誰教我們的?善知識!那麼這個善知識怎麼會你會到他的面前,或者他會到你的面前?就是看你自己。」
*一個修學者最難的是值遇善知識,「那麼最難的是不是自己要具備的那個條件,它是最難的!就是弟子相,能夠得到善知識攝受的那個因變得是最難的!」
2. 善知識開啟所有的光明清淨之道:
「如果生生不離大善知識的攝受的話,那怎麼可能遠離正知見呢?如果有正知見的話,怎麼可能不發心呢?如果發心令增長等等不間斷地修學,生生受用不盡這樣去修學的話,比如生生世世都不會離開宗大師教法這個三主要道顯密的道次第,那為什麼我們不能一路成佛呢?所以這所有的光明、所有的清淨之道,都是善知識幫我們開啟的。」
3. 依止法是整個清淨道的起始點:
*師父把依止法提到了一個極高的位置,「一個行者他能夠啟發信心,啟發他對整個佛道的所有的精進力,必須靠上師相應;給予上師相應崇高的位置!」
*大乘的善知識教你《菩提道次第》的時候,「一定是以發菩提心為核心,因為發菩提心才是能夠究竟成佛的一個必要條件,所以這個老師從一開始教你的時候,就教你發心。」
4. 修信念恩,作師所喜:
*「你就這樣跟著他聽、聽、聽、聽,發心就已經種下了種子。修信念恩它就是一切道次第的養料,修信念恩如果修不起來,後面全都沒有!」
*「為什麼一定要有一個上師的加持力?為什麼我們行者一定要作師所喜,然後證德才會在內心中生起來,⋯⋯你自己不能生起來嗎?就是不行!一定要他加持。」
5. 能善巧依止法,成佛如探囊取物:
「斷一分過失、增長一分功德,沒有一個不是上師的加持,它是周遍喔!周遍!所以依止法周遍於所有的道次第,哪個力都是由它深沉有力的那個腳步、上師歡喜力的加持。所以如果能夠在第一個道次第善巧的話、善巧事師法的話,那趣入成佛如探囊取物,這是很多大成就者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