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0 戒律精神淨化自己, 拿法律己切莫繩人

1. 以佛法標準衡量自己、律己、先淨化自己:
師父介紹《阿底峽尊者傳》,用這麼短的時間強調戒律的重要性──從阿底峽尊者的示現,到我們學佛最基本的就是一定要學會拿這個佛法的標準來衡量自己、來律己,先淨化自己。什麼叫淨化自己呢?淨化什麼?淨化煩惱,也包括淨化我們一直要管別人的這種習慣。

2. 勿以法繩人,注意腳下路:
以負面的、觀過的,甚至造很強烈的瞋心的業,去說別人其實對自他都完全沒有好處,會造墮落的業。所以師父再再地提醒我們:當我們學習了佛法,千萬注意到腳下的路,腳下的路要走得踏實!

3. 以佛法淨化自己,去除諍論及鬥諍:
師父為什麼說:「諍論、鬥諍堅固」呢?這個佛法沒有拿來淨化自己,大家就亂了。如果都拿來淨化自己的話,和合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因為遇到問題了我們總會去尋找:啊!可能是我哪裡哪裡有些問題。一旦變成這麼謙虛柔和的態度,人們也不容易鬥諍堅固。

4. 收回目光,看自己:
那如何能夠看到美好的東西呢?要先把一直在看外面的目光,先移回來注視自己在說什麼、想什麼。甚至看一看自己的表情,知道自己常常皺眉嗎?知道自己跟別人說話常常聲音太大,或者對別人講話不是很客氣嗎?知道自己說話很失禮嗎?沒有尊重別人嗎?這些都要自己看了自己才知道。

5. 活在當下、注視三業:
因為我們這一輩子最大的陌生人就是自己,眼睛長在外面、嘴一輩子都說別人,沒法跟真實的自己相遇。所以學佛最起碼的一個要求,就是要學會習慣性地看自己,就是所謂的「活在當下」,誰的當下啊?自己的身、語、意正在造什麼業自己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