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島食品廠灑淨法會_法人事業的意義、背誦入行論〉03:持戒慈悲護持法人事業,弘揚三界六道護生事業 (2024/12/22)
1. 持戒的人生可以長養慈悲心: 雖然我們都在無常之中,剎那剎那在行苦的遷流之中,不可避免地走向來生,但是在持戒的人生之中,最光輝燦爛的是我們長養了自己的慈悲心。我們可以發心饒益家人、朋友、鄰居到素不相識的人,到跨國界的,不同膚色的,甚至利樂自己的敵人,希望替他們承受由於不行善法所得到的結果,把美好的未來獻給他們。
1. 持戒的人生可以長養慈悲心: 雖然我們都在無常之中,剎那剎那在行苦的遷流之中,不可避免地走向來生,但是在持戒的人生之中,最光輝燦爛的是我們長養了自己的慈悲心。我們可以發心饒益家人、朋友、鄰居到素不相識的人,到跨國界的,不同膚色的,甚至利樂自己的敵人,希望替他們承受由於不行善法所得到的結果,把美好的未來獻給他們。
0356. 修道的主體與支分: 「真正要修學佛法的話,不管你願不願,他最後的話,一定要走上這條路。······應該這麼說,你如果正確地了解以後,沒有一個人不願,叫你不做,你也不肯。為什麼啊?簡單極了——去苦,去苦!所以佛告訴我們『無苦無出離』。」
1. 我們心裡的反命題: *「我一開始主要就是要幫自己,為什麼呢?因為如果我連自己都幫不了,我怎麼能幫別人呢?幫著、幫著之後我再幫別人不是也可以嗎?」 *「一開始幫別人多不划算啊!多費力氣啊!」
1. 大乘發心是菩薩乘的主體: *「菩薩要求的就是真正地要圓滿解決一切問題。這個我們可以跟我們自己的心胸去稍稍對一下,雖然天天發心、天天喊發心,但是在我們遇到當下的一個煩惱的時候,我們就會心陷在這個當下的煩惱裡。陷在這個當下的煩惱裡之後,請問我們忙的是道的主體還是道的支分呢?」 *「師父在此處要給我們講的道的主體,是不是大乘發心啊?是一個菩薩乘的主體,所以你做的所有的一切都會被這個菩薩的發心所攝持。」
1. 修學大乘佛法的人應該建立一個正確概念: 「菩薩們處處地方幫別人忙,為什麼啊?我們不妨用一個最簡單的方法來策勵自己——幫了別人忙,把我自己的淨土建立起來了,就這麼簡單,就這麼簡單!……所以我們真正修學佛法的一開頭要有這個認識,我們要賺的不是世間義利,要求法財,等到你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以後,你會做得非常愉快,非常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