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1 愛自即成眾苦因,愛他則是萬善根

1.《三十八攝頌》把整個菩提道次第收攝成偈子集。每個偈子都含攝一個法類的要點、精髓。這樣收攝的原因,是幫助我們在實修的時候,可以透過背誦這些偈子,迅速地憶念、串習起道次第的各個法類,並且迅速生起該法類的覺受。 2.祖師們就是每天這樣串修、觀修道次第的。我們也應以祖師為榜樣,努力把師父為我們選的攝頌背誦下來。此攝頌中每個偈子都有「求加持」三個字,就是要通過祈求佛菩薩的加持,快速生起各個道次第的覺受。 3.修行菩提心自他換教授的要點分三。首先,當我們很難平等地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時候,要思惟自他離苦得樂的本能是無二無別的。其次,思惟不修過患與修之勝利,在於愛自乃眾苦因而愛他是萬善根。第三,正修次第,要盡捨自之樂因樂果,而盡取他之苦因苦果。 4.發起菩提願心以後,為念念堅固此願心,每天要有六個時段憶念發心勝利,並勵斷四黑法,修四白法。進一步,為了速證佛果,還要受菩薩戒,行六波羅蜜多的菩薩行,以成熟自身。 5.布施,是六波羅蜜多之首。欲圓滿布施波羅蜜多,並非要去除眾生所有的苦痛,而在於捨心的修煉。其二,持戒波羅蜜的清淨圓滿,在於面對極細微的性罪(通於世間)、遮罪(受戒條後)時,都有一顆羞恥防護之心,能夠把戒律看得比生命更重要。 6.其三,忍辱波羅蜜多是能夠忍受來自人或非人給自己帶來的損惱,並了解其是自我惡業所感;而傷我的有情,亦被自身煩惱所繫縛而並不能自主。其四,精進波羅蜜多是為了求得無上正等菩提,破除拖延懈怠、耽著惡事、退屈自輕等習性,以勇悍為相,著精進鎧。 ~大覺晨曦編輯部~ 

Comments Off on 2018/02/21 愛自即成眾苦因,愛他則是萬善根

2018/02/21 三十五佛懺 : 身語意三業,都要緣在佛號上

1.禮佛的時候,一定要持誦佛名。持誦佛名,既是對治力,又是依止力。僅是稱誦三十五佛的名號,便可以滅所標示的罪;再加上禮拜,就更不可思議了。但持誦佛名到底可以對自己的生命有多大的改變,取決於我們用心的深度、力度、專注與虔誠。 2.禮佛的時候,也一定要現起禮佛的境界,而且對境要清晰、明白。這是非常了得的一個對境,要趕快對這個對境抓緊時間造集最極相應、最最殊勝的業,切勿把禮佛變成了拜、拜、拜的一串動作而已。 3.「皈依福有量,三界器猶狹」。在拜懺的時候,如果能夠把身、語、意都緣在佛號上,身禮佛,口讚佛,心想佛,這樣一天下來所造集的善業是不可思議的。 4.此外,在拜懺的時候,還要清晰地抉擇罪相,要思考我所懺的到底是什麼業。五無間罪、盜取僧伽物、十不善業等全部會出生死苦、近死果、死果,乃至惡趣苦,這些要比人世間我們所看到的一切的災難更慘烈得多。 5.這些由於愚癡所造下的惡業,是在我們生命中潛伏的「劇毒」,一直在積存著,如果不把它們清除掉,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突然爆發,我們的生命就整個被壓在痛苦的大山下面。 6.因此,在懺到某個業的時候,心裡一定不要浮浮泛泛,要認真地隨文作觀,念到哪裡,就要思考、反省到哪裡。其實,如果我們認真觀察的話,就會發現貪、瞋、癡每天都是正在進行式,十惡業比比皆是。要在每天拜懺的時候,跟著文,認真地反省自己曾犯下的過失。   ~大覺晨曦編輯部~

Comments Off on 2018/02/21 三十五佛懺 : 身語意三業,都要緣在佛號上

2018/02/20 《三十八攝頌》是修行的提綱挈領

1.「誦菩提道攝頌共三十八頌」, 那平常我們說「攝修求加持頌」,是宗喀巴大師所寫的。他一生最重要的就是寫了所謂《菩提道次第廣論》,以及《略論》,還有這個最精要的,他把那個整個的《廣論》,就是我們修行的步驟濃縮起來,一個一個段落分三十八個頌子。 2.《三十八攝頌》總攝廣論扼要,是修行的提綱挈領!所以有時間的話,最好能把它背會。不要怕背不下來,哪怕是聽師父唸,然後自己跟著唸,就猶如師父在帶著自己唸一樣,每唸一遍,都是在求得善知識的加持力,對境時就可能現起其中的法義。 3.跟著師長的聲音唸誦,慢慢就能銘記在心。同樣,如果能夠常常複述善知識講的話,自己的言辭就會和善知識愈來愈一致。所以說「始駕者,車在馬前」。一開始,善知識講什麽,你就依樣畫葫蘆,慢慢跟著學,就能漸漸破除很多的無明。千萬不要自以爲是、自信己意。 4.懂得感恩的人,透過學習會愈來愈謙恭,覺得自己爲他人做得太少,不懂感恩的人則覺得別人都是欠他的。而念恩要從日常生活做起,尤其要常常憶念善知識的恩德,因為今生能有機會得到暇滿,能夠聽聞佛法、了解經典的內涵,這一切都是善知識的功德。 5.「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一個人的生命能否幸福,就看他和父母、師長的關係,以及有沒有自我調伏、慈悲的等流。尊師重道能開啟吉祥的大門,如果師道尊嚴存在,生命就不會有那麼多困難。 6.在善知識身邊學習,常常會得到善知識的耳提面命。對此,要感到高興。因為善知識可以直接講你,代表善知識和你的關係是非常親密的,所以,他可以直接表達對你的期待。如果你把善知識的提醒與加持看成是在挑毛病,將是非常大的損失 。 ~大覺晨曦編輯部~

Comments Off on 2018/02/20 《三十八攝頌》是修行的提綱挈領

2018/02/19 轉違緣為道用,生命越來越有希望

1 歲末年初,一要禮祖,二要做一年的總結,做得好的要隨喜,欠佳的要認真懺悔,並把二者的功德迴向世界和平、眾生安樂、正法久住,以及無上菩提。在新的一年中,我們要立定志向,跟隨佛陀的腳步,常生善心、常做善行,就可以不斷增上心中的智慧和慈悲,從而真實地改變自己的生命。 2.回顧過去的一年,由於僧俗二眾的努力,大家共同的善業力,使得我們與師長更加相應,很多學法的順緣相繼出現,團體成辦了很多大事。同時,因為老師的帶領,我們不斷超越逆境,變弱點為優點,把風風雨雨變成修行最佳的養料。 3、逆境、挑戰是提升自己最好的時間。對此,我們若能有正確的安立,就能以歡喜心面對挑戰。但挑戰太過,亦會讓我們焦灼、憂慮。而善知識會給我們適度的挑戰,並引導、帶領我們轉違緣為道用,透過境界不斷超越、提升,生命因此越來越有希望。 4.善知識數落我們,是因為孺子可教。若能聽聞隨轉,你的生命就會越來越圓滿。同樣,其他人挑我們毛病,我們也要歡喜。「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常常有人提醒我們,我們就不容易出差錯。最擔心的是沒有人提醒。 5、如何常常感得善知識的提醒,非常重要。而每天聽廣論,就是每天得聞善知識的提醒、每天被善知識修理。每天學一點,每天都提起正知正念,就能看到並改正自己的缺點,就是變幸福的因。 6.大家平時要做好隨時可以供養師長的準備,包含要跟善知識講的話、供養物品或供養對法的受用等等,都要事先做好準備。 ~大覺晨曦編輯部~

Comments Off on 2018/02/19 轉違緣為道用,生命越來越有希望

2018/02/18 三寶最吉祥,開出幸福花

1.學習廣論的一大勝利是,在廣論班上,我們會常常被提醒要去代人著想,要練習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問題,要多問問自己:假如我是他,我會怎麼想?而不是過度執著、執取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2.練習代人著想的思維方式,可以幫助我們在生活中,學會運用和平的方式來解決家庭矛盾、同事矛盾、朋友矛盾;而非用發瞋心、發脾氣的戰鬥方式來解決問題。 3.如果大人們能夠熟練地運用和平的方式來解決爭端,我們就可以更好地教育下一代。若能這樣,大家對同一事物看法不統一的時候,所產生的爭論就不會演化為惡性爭論,而衍生出大打出手、互相殘殺等有我沒你的局面,就可以避免世界戰爭。 4.我們之所以會願意去代人著想,可以在不順心的時候,不隨順感官所帶來的苦受,而是低著頭、扭著心去依法而行,去努力思惟法、實踐法,是因為我們生命中已經值遇三寶。這個事實本身,就會給我們的心靈帶來歡喜的力量和富足的感覺。 5.這種心靈的力量會幫助我們去緣念、執取、實踐善法,從而逐步深入地體會佛陀、師長的教言是真實不虛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對三寶的信心會不斷地增長,而達到從樂趣勝樂的美好境界。 6.新的一年,我們都想要過得吉祥如意。但什麼方法才可以讓自己快樂呢?三寶最吉祥,開出幸福花。世出世間所有幸福的花朵,都從三寶這個最大的功德、福德田中而來。 生命中有不順意的時候,如果能夠憶念佛陀、師長的法,好好依法而行,就能收穫吉祥的花朵。 ~大覺晨曦編輯部~

Comments Off on 2018/02/18 三寶最吉祥,開出幸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