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2 覺燈
1.等到你修行到什麼程度,那麼你就有什麼樣的結果,一步一步,不是單單講一個空話。 2.堅持修行,金礦終會出現。 3.種子能發芽,各種因都不能欠缺,學佛亦如是。
Comments Off on 2019/03/22 覺燈
2019/03/22
1.等到你修行到什麼程度,那麼你就有什麼樣的結果,一步一步,不是單單講一個空話。 2.堅持修行,金礦終會出現。 3.種子能發芽,各種因都不能欠缺,學佛亦如是。
1. 修行人容易犯的過失: 「今勤瑜伽多寡聞,廣聞不善於修要」。一些修行人好樂修行,卻因缺乏廣泛聽聞,不清楚如何正確地趣入修行;另一類,雖有廣泛聽聞,但不善於收攝三藏十二部的要義,對修行的質、量、次第掌握不清,不會結合心續,法鏡反而變成照妖鏡。宗大師以悲心指出這兩類修行人的錯誤行相,使得好樂修行的人,在趣入修行前就能避免錯誤,楷定正確的修行方向。
1.師父把很濃縮的教理,用非常簡潔的話,讓我們聽起來根本都不吃力。 2.為什麼我沒出生那種結果呢?肯定是因上哪裡缺了條件! 3.有一隻藏獒在後面追你,你在前面跑,一邊跑還能背出來,背書就要熟成那樣子。
1.真正想修行人的正常狀態: 通常瑜伽分成境、行、理、果,就是說什麼境界我們所對的,那麼你怎麼去行持,根據什麼道理,產生什麼結果等等,一定的。等到你修行到什麼程度,那麼你就有什麼的結果,一步一步,不是單單講一個空話。
1.把「依止法」和「修信念恩」融入每一次的聽聞: 「依止法」是修行的扼要與命根,而依止法的根本又是修信念恩。我們在聽每一句師長的開示時,都可以依著「善知識十德相」來觀察善知識的行誼,看到善知識說法無有疲厭、教富饒、善巧說、具悲憫等種種功德,體會祂對我的恩德與饒益。從而把「依止法」和「修信念恩」融入每一次的聽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