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觀察自己是否遇事就抱怨,又愛講道理:
*「師父說:『我們平常遇到一點點事情就抱怨,講了很多道理。這個道理幹什麼?增長自己憍慢,然後還要造很多惡業,我們到底是學什麼啊?』」
*「我們怎麼樣能夠把這句話放在自己身上觀察一下?什麼是一點點事情?然後就抱怨了嗎?抱怨的行相是什麼?在心裡出來、在眼裡出現、在口中出現、在自己的動作中出現。然後我講道理了嗎?講了什麼道理?講這些到底幹什麼呢?」
2. 總把痛苦歸咎於他人只會長養抱怨的習氣:
「我們無始劫來向外看,把所有痛苦的根源都歸結為境那方面出現的,」「因為我們生命的苦樂都操縱在其他人的手裡,所以我們用抱怨別人的方式試圖能夠心情好一點,或者希望別人能夠改善,我的生命狀態會好一點,甚至說我抱怨你其實是出於善意。總之會有種種的理由,我們給抱怨很多條支撐它的柱子,讓這個抱怨的習氣能夠延續下去。」
3. 雖有抱怨習氣,學佛後知道改正就好了:
「學了經典之後,應該懂得不要拿經典的高度去到處繩人、到處抱怨。沒學佛前就抱怨,學了之後也不太容易改,還是遇到境就抱怨;甚至有的人從年輕的時候抱怨到年齡很大的時候,好像一輩子都在抱怨,好像毛病滿嚴重的。但是師父說:我們都在學嘛!學了之後開始改就好了。」
4. 觀察對境時的相狀,改掉抱怨的習氣:
「抱怨的毛病怎麼改呢?有事情發生的時候,你會看到自己心裡不寂靜,或者起瞋心的那一面。看看都是責怪外境、責怪其他人呢?還是內心也有覺察自己的部分?這部分只要認真地意識到什麼是抱怨的這種行相,……那麼我們可以慢慢地,或者很快地改掉這種習氣毛病,為什麼?因為會造惡業呀、增長驕慢哪!對自己和他人一點好處都沒有。」
5. 集資、淨障是聽法後對境要做的二件事:
對比遇到這麼大的車禍後觀業忍受與「一點點事情就朝外面去觀察過失或者找別人的麻煩,所學的法都拿來做所謂的照妖鏡了。師父就是在讓我們分得清楚這兩種聽法後的差別,一個是增長煩惱,另一個是淨除罪障、積聚資糧。師父說:『這個對我們才是真正重要的。』聽完之後在對境的時候要做這兩件事,就是淨除罪障、積聚資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