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0139 學習重點 ― 「教授」所指的內涵 (2023/05/25)

1. 殊勝的教授是從凡夫到成佛的關鍵:
*「教授呢這地方特有所指,就是指經過善知識把這個經論裡邊,換句話說,經論這就是諸佛引導我們凡夫,從凡夫地一直到成佛的最圓滿的這一個內涵,這個裡邊重要的關鍵所在。所以它本末何在,然後大小的次第,以及很多關鍵的地方,這個就是『教授』。」
*「這一段提出了怎樣能夠得到圓滿教法最重要的圓滿引導,一定要殊勝的教授。」

2. 成佛最圓滿的內涵要依靠善知識引導:
「在提到要有殊勝教授的時候,善知識出現了。那麼善知識要做什麼呢?就是要把經論裡邊的一種關鍵指導給我們,一種內涵讓我們能夠領會得到。什麼內涵呢?就是諸佛要引導我們凡夫;誰引導我們呢?是諸佛;引導誰呢?凡夫;做什麼呢?就是從凡夫地一直到成佛的最圓滿的一個內涵。」

3. 善知識啟發我們宿世的善根,引導我們發願成佛:
「如果沒有善知識,無法啟發我們宿世的善根,就會變成冥頑不靈或者沒有感覺。有了善知識指導我們,我們才能夠認識十方諸佛,才能夠知道我現在是個凡夫;居然是個凡夫,還能夠從凡夫去修一個道,能夠成佛!」

4. 久學後就漫不經心,是要不得的心態:
「聽聞經典的時候,有一種心態是要不得的,就是:『啊!這一段我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了,我聽得很熟。』聽得很熟之後,注意力就會分散,就不會再往深去探究。這樣的話,我們就會停在原有的那個層面上,久了之後就會慢慢地漫不經心吧!或者會不會有一點小驕傲呢?說:『我都懂了!』或者你感覺到索然無味。這些都是學得久的同學特別要注意的!」

5. 聽聞教典要層層遞進,重複聽聞要往深了探究:
*「重複地聽聞一段師父的教言,不要覺得我已經都懂了、我聽過了,或者這是我熟悉的,然後就開始不認真。這種心態久了之後,唯恐成為教油子。…… 聽聞的時候好好發心,再次地聽聞聽聞過的教典的時候,不要漫不經心,不要以為自己已經了解了,要去往深了探究。」
*「還有一種思路就是:『我可能要閉關修,才能把這段修出來。』也不是這樣的,在聽聞的時候就要有層層遞進的感覺,層層遞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