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勝童子供佛得授記:
*「阿育王是佛所授記古印度的護法國王,在公元前 304~232 年間。」 前世為德勝童子,他在小孩玩土時,看到佛陀托缽乞食,心生大歡喜,把土當作食物,「供養給了佛陀,然後發願成為王。佛陀就為他授記:於佛陀涅槃百年後這個童子當作轉輪王,統領南贍部洲,名阿恕伽,分佛舍利做八萬四千佛塔,饒益有情。」
2. 天神共護,能征善戰的王子:
*阿育王「年少的時候他就通達了各種文學和武術,喜歡練武。因為他的前世以土供佛,所以他今生的身形鄙惡,長得不是很好,所以不為王所愛念。…… 當時國王常常遣他去攻打其他的叛國,但是卻不給他兵器,這個時候地神就從地上湧現,然後奉上了兵器。」「還沒有開始進攻,那個國家就自己投降了,於是國土就逐漸地擴大。」
3. 懺悔前愆,皈依佛門:
*阿育王登基後做了一個酷刑房,「其中的刑法是比照地獄的。當時有一個出家人,失誤就走到了那個酷刑房裡,然後馬上就會被燒或者被殺了。」出家人哀求緩刑七日,後來「精勤修道,證得了阿羅漢果。然後惡人以各種方式施刑,但是都不能害到他。」
*國王和百姓就一起觀看,這位阿羅漢「就現大神通,並且告訴國王世尊的授記。國王心生稀有,懺悔前愆,然後皈依佛門。」
*國王遵從佛的授記, 建造了八萬四千佛舍利塔,「又迎請了優婆毱多尊者宣揚佛的功德,教化十方。阿育王自己是完全沒有慳吝心地供養佛僧,數以萬計,而且他也是見人就勸、見人就勸,勸百姓布施修福啊!」
4. 榮華富貴不得自在,生死極可惡:
*阿育王晚年,「發願供養百億的黃金。當供養到九十六億黃金的時候,很不幸地,阿育王就生病了。」王子、大臣就不再供養。半顆菴摩羅果是國王最後的供養。
*寺院「上座就由此教誡眾僧說:『因此啊,要對生死輪迴深生厭惡!榮華富貴的快樂不久就會敗壞,權勢自在也是不久就會失去,生死實在是非常地可惡啊!』」
5. 不求人天果位,只願速成聖位得大自在:
「阿育王臨命終的時候,……合掌發願:『唯除庫藏,四海一切盡供佛僧。此生所積一切功德,不求世間人天果位,只願速成聖位得大自在!』……後來這個輔相與大臣就共同商議,就把四億黃金供僧,贖回了四海國土。終於圓滿了阿育王的最後的心願。」「這樣的一種布施真的是令人欽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