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植道次第習氣,令其生生世世相續:
「道次第的習氣種植的深度,是希望生生世世相續的,不要到來生又開始好高騖遠;它已經在我們生生世世的修行中成為一個引業,你會深植於大乘的習氣、深植於道次第的習氣。這一生我們可以捫心自問:我們有沒有道次第的習氣?會不會發現自己道次第的習氣很弱?碰到什麼就沒有顧全體,見到別相,就總相是不顧的──就整個成佛的這條路的次第。」
2.以總體道次第思路看全局:
*「在太陽下沉之前,我們要把雪下那個冰融化的部分趕快除掉,因為不然日落之後它又變成冰,明天我們又得在冰上滑行。實際上那個部分是最急的,但是很多人都找一個地方就開始掃,他不去看看日落時間,也不看看有多少地方有厚冰。應該先編出一個次第。」
*「一定要有一個總體部署的人看著全局。道次第就是先有全息攝影這樣的一個觀察──我們要走怎麼樣的路?所以你走在什麼地方的時候,看一下經典,你會明了自己在什麼地方,再問一下善知識,就像空拍一樣先空拍一下。」
3. 隨順道次第,最重要的是發心:
「你為什麼要掃雪?為什麼要刨冰?你為什麼要去注意這些所有的事情?因為這所有的事情裡還是要隨順道次第,譬如那時候可以發很多心:鏟除有情成佛路上的障礙啊、清除自己的業障啊等等,還有供養十方佛、打掃道場、供養所有的上師、護法、空行等等。」
4. 清楚立體階梯式的總體道次第:
*「重點是『唯除少分別緣開遮之外,諸正至言,極隨順故』,還是後面那一句?因為『如是唯除少分別緣開遮之外』都極隨順,這前面也講過,對不對?前面宗大師用了很大的筆墨一直在講這個,其實它是很隨順的,不要想成寒熱相違──就前面所破的那個觀點。進一步顯示它不但不寒熱相違,而且你要想上面的必須要下面的,它是一個階梯式的,讓我們把這個次第越看越清楚、越看越立體,心裡有一個非常清晰的感覺。」
*「『極隨順故』前面和後面這兩句話是總體和支分,『少分別緣開遮』那個是支分,它這個整個的次第就是一個總體。」
